将军率大军进城,为何看到百姓举的牌子后,笑着说_屠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29
导读

常遇春如此残暴,朱元璋也是提醒过他几次,可他偏偏不以为然改不了这坏毛病,因此那些坐落在战线上的城镇居民,只要听到带队的将军时常遇春就慌成一片,但是战场之上情况瞬息万变,百姓也不知起义军和元军谁会赢,所以就想出…

今天的话题:将军率大军进城,为何看到百姓举的牌子后,笑着说:屠城?

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说起历史上的那些名将,他们的威名完全是靠着无数的白骨累积起来的,而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皇帝,他能够实现天下的统一坐上一国之主的位子,靠的也正是那些勇猛异常的将领和无数前仆后继不怕死的士兵。而要说起朱元璋手下最拔尖的将军,恐怕非常遇春莫属了。

常遇春,贫苦人家的孩子,年少时不甘心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便跟人学习武术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等到他成年后,正直天下动乱之际,各种规模的起义活动频繁爆发,常遇春为了生计成为了一名绿林大盗,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强盗勾当。那时朱元璋已是部队的首领,常遇春听闻朱元璋的侠义大名后便从军入伍,这才实现了人生弃盗为良的改变。

战时,常遇春勇猛异常,每每两军对阵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因此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当然,常遇春除了勇猛敢战之外,也有十分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嗜杀成性”,每每攻城陷地必定要进行大规模的屠杀,根本就不把百姓的生命放在眼里。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常遇春如此残暴,朱元璋也是提醒过他几次,可他偏偏不以为然改不了这坏毛病,因此那些坐落在战线上的城镇居民,只要听到带队的将军时常遇春就慌成一片,但是战场之上情况瞬息万变,百姓也不知起义军和元军谁会赢,所以就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民间传说,当年常遇春率领的起义军在在河南焦作怀庆城同元军作战,但是城中百姓也不知双方到底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便做了一个欢迎的牌子,一面写着“欢迎起义军”,一面则写着“欢迎元军”,谁进城就亮出谁的牌子。后来起义军取得了胜利,城中百姓跪地迎接军队入城,就在常遇春为自己的功劳洋洋得意时,脸色突然一下就变了,他看出了牌子的秘密,于是悄悄发出命令“屠城”。

随行的将士面对如此反复无常的常遇春,虽也想问出个所以然来,但看到他那阴沉的脸后只得执行命令,就这样城中百姓无一幸免。这个故事虽只是个传闻,但常遇春弑杀的本性却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最后他也早早的死在了远征的途中,年仅四十。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1039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