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干裂,真相不是皮肤缺水!病根在这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93
导读

四季之中,冬天是养肾最好的时候,脚跟归肾管,泡脚提升了肾阳,肾血下行,脚后跟得到了滋养,干裂就有所好转。 以鸡血藤、雷公藤、三七、杜仲、姜黄、独活、白胡椒、菊花、松节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祛湿通络…

小李,女,销售人员。一到冬天脚干燥的不行,脚后跟皮肤粗糙皲裂,脚跟变得像锉一样。不但脱皮,流血,还剐袜子,平常走路都要很小心生怕用力过猛,脚后跟就“炸裂”了。

每天泡脚、去死皮,足膜、保鲜膜的一通忙活。效果持续不了几天,就又被打回原形了严重的,裂缝里还日积月累变成了黑色。天热时露脚都成了难为情……

听别人说白醋能增强皮肤弹性,具有消炎杀菌效果,流了血的脚放进去那滋味真是爽啊,这辈子不想再尝试了。

各种保养的方法都尝试了个遍,却只是治标不治本,解决足部皲裂,找准病因是关键!

你真以为这只是皮肤干燥这么简单?

脚后跟干裂、疼痛,其实是肾气不足

《黄帝内经》认为:“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意思是:人的身体内出了毛病,在身体表面是会表现出来的。那么,通过开裂的脚后跟能看出什么问题呢?

人体的肾经,在脚踝一带行走的路线是: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脚后跟这个地方呢,就是肾经走过的路线,也是它负责管辖的区域。

如果这一带出现了什么脚后跟疼啊、痒啊,脚后跟开裂啊,都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肾经的经气不足了?

秋冬燥气确实会影响身体润泽的效果,所以,脚后跟的皮肤才会开裂。

那么为什么娇嫩的面部皮肤不开裂?而脚后跟先开裂了?这其实都反映了肾气不足。

肾虚不是男人的专病,更是女性衰老多病的祸首。女人肾虚还表现在怕冷、脱发、白发、眼脸浮肿、更年期提前等。

三种标本兼治之法,打造你光滑美脚

涂抹护肤霜、凡士林这样的办法,只是对干裂部分起到了一点保湿的作用,如果是遇到裂口很深,出血的情况又该怎么办?

1外用:艾草类精油

睡觉前滴几滴精油涂在皲裂处,最好用保鲜膜封住,早上醒来再撕掉。艾草消炎杀菌,止疼止血都不错。

艾草精油能渗透经络,液态的成分兼有润肤作用,恰恰是针对此类病症标本兼治的好方法。

2艾灸补肾,截断干裂源头

古书有云,自古扶阳,灼艾第一。扶阳便是强肾之本。四季之中,冬天是养肾最好的时候,脚跟归肾管,艾灸提升了肾阳,肾血下行,脚后跟得到了滋养,干裂就有所好转。

补肾艾灸穴位:

1、肾俞穴

肾俞是肾的背俞穴,常艾灸它可调补肾气。

2、关元穴

关元穴是人体真气、元气生发的地方。

3、气海穴

气海和关元穴在人体下腹部,共同保护着生殖系统。此穴必灸。

4、三阴交

它是肝、脾、肾三经的交汇处,女人可常灸。

5、太溪穴

太溪穴凹陷明显,可能也是肾气虚衰了,根据“陷下则灸之”的治疗原则,可艾灸太溪穴来补养肾气。

6、涌泉穴

《黄帝内经》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按揉起来松松垮垮无弹性,也是肾气虚弱的表现。

3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

四季之中,冬天是养肾最好的时候,脚跟归肾管,泡脚提升了肾阳,肾血下行,脚后跟得到了滋养,干裂就有所好转。

中草药成分

以鸡血藤、雷公藤、三七、杜仲、姜黄、独活、白胡椒、菊花、松节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祛湿通络足浴粉坚持泡脚,不仅能改善脱皮、脚臭、流血,使脚部肌肤变得光滑细腻、全身倍感轻松,还能通达全身,冲击病灶,部分较轻疾病好转或者痊愈,长期使用更能恢复肾气哦!

【秋冬季脚部包养】

1.多泡脚:热水泡脚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带动体内气血运行,从而缓解脚部发冷的症状。

2.多按摩:经常按摩脚底不仅能对脚底起到护理作用,还可以消除疲劳,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注意保暖:秋冬季之后要给双脚穿上厚袜子,少穿或者不穿凉鞋,以免脚底受到寒风的袭击。

4.抹润肤露:秋冬季节给脚部涂抹润肤露,这样做可以很好的避免脚部出现皲裂、冻疮等问题。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1041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