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帝王,乾隆最为拉风,学者这样来形容他的幸运“康熙垦荒,雍正耕耘,乾隆收获”,一直到死前,乾隆深以为“当大一统之运”,甚为自负。就连乾隆一朝的臣子,也是极其出名的,诸如三大中堂和珅、刘墉和纪晓岚。刘墉绰号刘罗锅,当然这一点已经得到佐证,真实历史上,刘罗锅并不是弯腰驼背的罗锅子,反而是长得比较高大,站立在朝堂上,有点鹤立鸡群的意味,为示恭敬,刘墉刻意“躬身”,渐次才有了刘罗锅的绰号。
刘罗锅出身非常有优势,其曾祖父刘必显在顺治年间高中进士,家族一门由此发迹。到了刘墉父亲刘统勋一辈,又深得乾隆倚重,故而宰相家门出贵子,刘墉从小才具过人。乾隆十六年,刘墉高中进士,但乾隆并不看好他。因为在殿试时,风华正茂的乾隆觉得刘墉貌相不佳,身形亦不正,故脱口而出“只可叹,弯木难当顶梁柱”,金殿上说出这句话,其实已经否定了刘墉一半,只要接下来的话答不好,刘墉就算有才,也不得圣心。
众所周知,第一印象很重要,乾隆以为,话点到而不说破,已经给刘统勋留了天大的面子,希望这个刘墉自己知难而退。岂料,刘墉不紧不慢的回道“甚为喜,屈弓才可射天狼”,这句话绝对是语出惊人的,令乾隆印象非常深刻,随即给与重用。此后,二人赠诗答对几乎成了惯例。史载乾隆二十一年,刘墉奉命远赴安徽,临走之前,乾隆特意赐诗勉励“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这个时候刘墉就不可能再出下联了,乾隆不允许他抢风头。
乾隆二十四年,刘墉奉命奔赴江苏,乾隆再次赐诗勉励。由此可见,当年金殿上的一句下联,对刘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得到了乾隆的青睐,才有仕途的开展,否则就算刘统勋很厉害,在高傲的乾隆面前,也是没什么作用的。当然,刘罗锅是完全不敢跟和珅对对碰的,纪晓岚更是不可能怼和珅,这几个人和珅是绝对的大拿。但是只有刘墉,受到了嘉庆的看重,收拾和珅时,刘墉可是没少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