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卫视微博发表致歉声明
12月5日,浙江卫视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对高以翔在录制《追我吧》节目时意外猝死表示道歉。《人民日报》对此评论道:“老节目停了,新节目还会上线,而逝者终不可追。比起致歉,人们更期待实质的反思:一个生命的逝去,能否换来行业风气的改变?为流量不惜一切,让收视率带上血色,这绝非良性的行业生态。我们期待的欢笑不应成了泪水。娱乐可以,但别至死。”时隔一周,高以翔的离世、节目的停播,带给我们的除了悲愤的情感,更多的是对节目与行业的反思。
高以翔
回溯悲剧,此次高以翔参与录制的真人秀《追我吧》自诩为一档“都市夜景追跑竞技秀”,由素人组成的追逐团来追赶艺人,同时在路程中设置了层层难度系数极高的关卡,艺人们需要在紧张惊险的氛围中完成重重挑战。
徒手臂力过桥,踩来回晃动的梅花桩
在360度旋转的菱形滚筒上奔跑至对面平地
飞檐走壁、徒手爬楼也是一样不差
甚至还要嘉宾吊威亚爬70米高楼登顶,然后通过一个索道,滑向对面大厦的顶楼
这哪是参加综艺节目?选“超级英雄”也不过如此了。真人秀中安排极限体能挑战、高空等超负荷项目,已经是常规操作。但《追我吧》的强度,甚至到了奥运冠军都吃不消的程度。李小鹏和邹市明曾作为嘉宾参加过节目录制,其间,邹市明由于腿抽筋,在“球池”无法独自站立,最终需要多名工作人员合力将其带出。李小鹏也多次出现体力耗尽的状态。就连体能极好的专业运动员都难以消化的难度,节目组竟让普通人去参与竞技。
有医学专业人士气愤地表示,这个节目凑齐了低温、熬夜、剧烈运动这“猝死三件套”。而节目制作方并非不知道这样的高难度对艺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甚至难以完成的挑战,因为节目制作方就曾在招商会上打出“挑战游戏+瞬间死亡”的标语。他们也知道节目设置的关卡难度非同一般,但这样的非人难度在他们眼中反而是节目最大的吸引力。
高以翔的意外猝死也不是综艺节目第一次出现意外了。
2013年,释小龙在浙江卫视参加《中国星跳跃》节目期间,随行人员不幸意外溺水身亡。
2016年,陈楚河在录制《非凡搭档》时,因节目组设计缺失,导致陈楚河在完成挑战时护具脱落,直接膝盖着地,事后检查出韧带断裂及半月板损伤。
陈楚河受伤
2018年3月,张杰在录制《王牌对王牌》的一个危险环节时缺氧晕倒,半边脸拍在凳子上。
2017—2018跨年演唱会,升降台出现故障,在陈伟霆表演时,舞台上出现一个大洞。
陈伟霆表演时舞台出现大洞
艺人在节目录制中受伤频频发生,但在经过这些意外事故后,节目组能够吸取教训,积极改进的又有几个呢?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数量呈现井喷式发展,慢综艺、观察类综艺、科技综艺、竞技综艺等五花八门的节目,让人眼花缭乱。仅从网络综艺来看,据广电总局监管中心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21家视频网站上线播出的网络综艺节目共385档,节目数量较2017年同比增长95%。其中真人秀类最多,共116档。
而使得众多节目制作方趋之若鹜,正是因为真人秀节目展现出的强大吸金力。
据《2019年上半年中国综艺节目广告营销白皮书》显示,仅2019年上半年,中国综艺节目广告市场规模接近220亿元,真人秀类节目吸纳赞助商294个,占据整个综艺节目市场收入的一半,吸纳品牌数超过50%,可谓一支独大。
真人秀类节目占据中国综艺节目广告市场的“大半壁江山”,数据来源:九合数据
真人秀节目数量的增多,加剧了行业竞争,使得市场愈加饱和。为获得更多的流量和收益,各大平台和卫视都想要在同质化节目中突围,观众的期待值被一提再提,单纯的照搬照套已经无法获得观众青睐。于是,在收视、热度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真人秀”到底要“秀”什么?要怎么“秀”?这些节目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对观众来说
首先,如今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之余身心需要休憩和放松,而观看娱乐节目成为一种心理需求。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尼尔·波兹曼指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当下节目制作组都会非常注重节目的喜剧效果,通过恶搞、惊吓、意外等来达到笑点,让观众在观看时可以获得愉悦和放松。
《奔跑吧兄弟》
其次,目前很多真人秀节目选择的嘉宾都是明星,而粉丝们想要了解自己的偶像,除了他们的作品,最直接的就是看他们的真人秀。从而也使得节目制作方在选择嘉宾时,更加倾向有流量、有话题、有综艺感的明星,这样起码在收视率上面已经有了保障。
《我去上学了》
再者,真人秀节目能够引导观众参与其中的情感体验,带来强烈的角色认同感,满足了其情感需求。真人秀节目的种类和形式形形色色,有旅行、有美食、有竞技、有恋爱等,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全身心地跟随嘉宾一起去体验,也是一种情感认同,自身的感情也得到了宣泄。
《我们相爱吧》
对艺人来说
据网络消息,中国版《奔跑吧兄弟》中邓超一期的收入,是韩国原版《Running Man》“国民MC”刘在石录制节目一年的收入。虽然实际上可能没有那么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艺人参加真人秀的片酬之高。艺人们有时在剧组辛苦地工作几个月,可能还没有轻松地录一期真人秀的薪酬高,这也是很多艺人乐于参加真人秀的原因。
《奔跑吧兄弟》
其次,真人秀也是“立人设”的最好方式。如今“立人设”成为拉近明星和观众之间距离的最直接方式,每个流量明星也都会为自己设立一个接地气的人设,用来吸粉。“吃货”“2g上网”“老干部”“好男人”等,艺人们将各类人设都玩得飞起。而真人秀节目正好可以很好地展现他们生活中的“真实”,用来巩固“人设”。
大张伟曾经就艺人参加真人秀节目发表过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每个艺人进入娱乐圈都有自己的才能,或是唱歌,或是主持,或是演戏,这样各司其职也是最敬业的方式,靠自己的才华被观众认同也就够了。而现在艺人们纷纷去参加真人秀,做饭、晒娃、组CP,跟自己的本职工作毫无关系,这样下去也会毁掉艺人们的。
大张伟接受采访
当一个演员习惯了在真人秀节目中卖傻装楞,观众对他的印象也只有搞笑的时候,那他出演一部严肃的正剧时还能将观众代入剧情吗?
对节目制作方来说
真人秀节目的不断增多,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只有推陈出新才能吸引观众眼球。于是,节目制作方为了话题和流量,费劲心思地想不一样的形式和内容。带艺人去原始丛林冒险,让嘉宾经营一家客栈,两个不认识的人组成“夫妻”一起生活......节目以各种你想不到的形式出现在荧幕上。
《跟着贝尔去冒险》
只要有流量,让艺人吃生肉、极速赛跑、喝尿、扮丑、吵架都不在话下。然而,观众其实也并非想看到这些,观众是想通过真人秀看到舒服的、治愈的画面,能够引起共鸣的人生感悟,而非这些夸张乏味的剧情。
《真正男子汉》
真人秀节目出现之初,是为展示“真实”,而现在已经越来越偏离了。每期节目都会有严密的剧本设定,每句话、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是已经设定好的,这些也都是为了让观众看到他们想看的,已经并非是“真实”了。在真人秀足够赚钱的浪潮中,保持初心与清醒,已变得弥足珍贵。
(文 / 赵聪,编 / 俎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