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好奇心旺盛的吃瓜女孩,我总是很想知道明星、网红们的传闻真相。
比如,某某男星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没有家暴外籍前女友?
比如,某某找医生证明自己没整过容的女星,到底有没有整过?
我甚至一度有点三观不正地想过,如果他们愿意的话,戴上测谎仪接受考验,不就真相大白了吗?
最近,我发现,美国杂志《名利场》(Vanity Fair)竟然已经做了一套节目,把我的设想变成现实。
接受采访测试的两位女星,都来头不小。
分别是《权力的游戏》龙妈艾米莉亚·克拉克,以及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
0 1
这个节目用的是专业测谎仪,胸部、腹部、手臂、指尖都连接了设备。
大表姐坐上去直喊紧张,简直就像做噩梦。
测谎仪同步读取明星说话时的四个数据:呼吸、脉搏、血压、出汗量。
平日淡定耿直的大表姐真被吓到了,经常忍不住扭头去看指针。
每次一看,指针就会出现波动。这也让她更加紧张。
她很认真地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
希望有一天能结婚。
没有过表白失败的经历。
不相信每个人有灵魂伴侣。
会直接告诉闺蜜着装和发型不好看。
尝试过人工美黑……
甚至还坦诚自己的心理倾向:
“其实我每次坐地铁都想把人推下去(太拥挤),我不会这么做,只是偶尔会有这样的想法冒出来”。
看到这里,我想说虽然偶尔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考虑到现在网络暴力那么严重,大表姐敢说出来需要一定的勇气。
龙妈则从头笑到尾,和她最受粉丝喜爱的品质基本相符:亲和力、爱开玩笑、特别欢乐。
主持人调侃:“你们英国人是不是牙齿都不太好看”。
龙妈答,“我是个例外”。
当被问到《权力的游戏》里那杯导致穿帮的星巴克咖啡杯是不是她放的时,龙妈情绪激动:
“不是,我们根本买不到星巴克,演员们买不到,这根本不是我的。”
操作测谎仪的专家表示,“虽然数据波动大,但她说的是实话”。
测谎仪让受访者倍感紧张,也让他们在说谎和坦诚的边缘,自然流露本性。
0 2
面对测谎仪,明星们还会说谎吗?
说了谎真的会被测出来吗?
答案是,几率非常大。
节目中,主持人问大表姐,会不会给超过20%的小费?
大表姐先是肯定,接着又马上自我修正答案,“偶尔,在合适的时候,会的”。
被专家根据测谎仪提示拆穿后,她感到很惭愧:
“我小费给得太小气了,不敢相信我不缺钱却给那么少小费,真让人难过”。
测谎仪并不能100%辨别真相,但至少可以确定,说谎,需要全方位调动大脑和身体。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会将眼神变换、躲避、脸红、抓衣服、皱眉等等反常的小动作当成说谎的表现。
美剧《Lie to Me》中的男主角,就是通过面部微表情和肢体语言识别谎言。
虽然,后来也有心理学研究表明,这并不完全可靠,因为“每个人说谎时的小动作是不一样的”。
0 3
测谎仪的局限性,专家、主持人正可以弥补。
视频中自始至终没有现身的主持人,提问节奏又稳又准,声音冷漠理性得像一位FBI探员,令人心悸。
对每个明星,他都是先是从一些最基本的事实问起:
慢条斯理地盘问你的全名,生日,扮演的角色……
然后层层推进,步步挖坑,引导到想要问的问题:
你的出生地,你认为是那里最厉害的演员吗?比xxx还有才吗?xxx比你更有才但没有你出名?
有时会提出各种不着边际的假设,来测试明星的反应:
你认为你努力一下就能考上牛津大学吗?
主持人还拿出一些“当事人”照片捕捉明星的第一反应:
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她是你的好朋友吗?
而最致命的问题往往是突如其来:
先让龙妈表达自己对几条龙的爱,正讲到动情之处画风急转,抛出星巴克杯子的问题……
当然,生活中我们很难成为这么刁钻的提问者,也不常遇上此类夺命连环问。
但主持人的侦探式提问,似乎告诉了我们几个拆穿谎言的方法:对对手充分了解,耐心铺垫,关键问题出其不意……
精神高度紧张、又在反复斟酌说辞的说谎者,很难招架住这样的拷问。
可惜的是,这套节目毕竟只是杂志出的短视频访谈,限于篇幅和主题,也许还有事先约定,不可能问得很深入、很尖锐。
如果把这档节目变成深度访问,不知道会怎样?
引进我国的话,明星名人们会有哪些表现?
平日擅长表情管理、情绪管理、对公众说话滴水不漏的公众人物们,会被测出哪些真心话?又会怎样掩饰自己?
而对于观众来说,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他们,更是一个学会识别谎言的机会。
有趣,又有料。
现在的娱乐节目,似乎有变成根据剧本,按部就班表演的趋势。
真人秀,常常是真人出演的一场秀。
吐槽,往往是变相洗白。
明星访谈,又有多少不是在进行人设维护,而是纯粹发自内心?
要是有这样的节目,我们也许更接近真相:
你说的都是真的?来,上节目,戴上测谎仪试试!
你想看到谁上这套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