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看到了太阳系的末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82
导读

首先这是一颗单星;其次这个气体盘的成分反倒与太阳系中的冰巨星,也就是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成分极为相似。 由于巨行星和白矮星是如此之近,假如它是原生于此的,就会在主星的红巨星阶段被摧毁。当太阳经历了膨胀阶段,化…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围绕白矮星运行的巨行星。

天文学家看到了太阳系的末日。ESO / M. Kornmesser

太阳正在走向灭亡,太阳系也紧随其后。这是个无法回避的规律,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

太阳的特点决定了它会变成白矮星。白矮星很小,但是密度和温度却很高。

在变成一颗赤裸的死星之前,太阳会经历所谓的红巨星阶段。变成了红巨星的太阳将极度膨胀,把身边的水星、金星,乃至地球逐一吞没。然后,进入白矮星阶段的太阳,还将继续摧毁太阳系的剩余部分。

这种事情不会很快发生,但最近天文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个正在发生中的相似场景。

在距离地球大约2040光年远的地方,有一颗已经死亡的恒星,名为WDJ0914+1914。天文学家发现,这颗白矮星身上同时存在着氢、氧和磷,这种元素组合表明这颗白矮星可能非同寻常。

天文学家发现,这些元素并非是白矮星本身所拥有的,而是存在于白矮星周围的一个气体盘中。

双星间的物质流动可以形成这样的气体盘,但那种气体盘的成分完全不一样。首先这是一颗单星;其次这个气体盘的成分反倒与太阳系中的冰巨星,也就是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成分极为相似。

由此研究人员意识到,这个气体盘中的物质,可能来自一颗气体巨行星。

据估算,这颗巨行星的直径大约是主星的4倍,存在于距离白矮星仅0.07天文单位——也就是地日平均间距的7%处,公转周期只有10个地球日。

在白矮星辐射的强烈轰击下,这颗巨行星正在以每秒330万千克的速度丢失物质。不过由于白矮星的持续冷却,这颗行星已经和即将丢失的物质总量将不会超过海王星质量的4%。

由于巨行星和白矮星是如此之近,假如它是原生于此的,就会在主星的红巨星阶段被摧毁。所以天文学家推测,它可能是后期从较远的轨道上迁徙至此的。

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在白矮星身边发现行星的踪迹——此前人们只发现过白矮星吞噬行星际物质的迹象。而这也是人们在证明行星可以幸存至恒星白矮星阶段的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但是这种幸存却意味着死亡。这一场景预示的是太阳系的末日。当太阳经历了膨胀阶段,化为一朵行星状星云,继而变成一颗赤裸的白矮星后,也将开始炙烤所有幸存下来的气体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谁能幸免呢?

那时候,想必也会有人像我们今天一样,一边感叹,一边从银河系的某处眺望太阳系的遗址吧?

太阳系的末日。Mark Garlick

Accretion of a giant planet onto a white dwarf star

https://nature/articles/s41586-019-1789-8

First Giant Planet around White Dwarf Found

https://eso.org/public/news/eso1919/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