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后人无扼腕叹息,一个冤案导致了上百名官员的革职,这在大清历史上绝无仅有,其中究竟隐藏什么惊天秘密呢?
杨乃武是清朝同治年间的秀人,家住余杭县城,他有四大特点:一是才华横溢,出口成章;二是长相俊美,风流倜傥;三是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四是家中富足,生活无忧。
因为杨家比较宽大,为了“营收”而出租了一些空闲的房子出去。其中有一个叫毕秀姑的女租房客,长十分很漂亮,因为时常爱穿一身绿衣服,有个很好听的绰号:“小白菜”。她的丈夫葛小大却和她形成天壤之别,不但长得又矮又丑,而且还病怏怏的。
杨乃武为人随和,因此经常教小菜读书识字,时间长了,外人都笑称他们是天生一对的金童玉女。而小白菜的丈夫葛小大听闻后十分不爽,总认为自己媳妇和杨乃武有奸情,便将此事给他母亲喻氏讲了。这个喻氏呢是一个大嘴巴,将此事宣扬的全城人都知道。就这亲,谣言四起:“羊(杨)吃嫩白菜了。”
杨乃武听到后风言风语后,开始也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但后听多了,觉得事情严重了,于是房租到期后,杨乃武就以涨房租为由逼近葛小大一家退房搬走。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幸的事发生了。不久,小白菜的丈夫葛小大因病突然去世了。
因为死得太突然,街坊邻居都认为蹊跷可疑,于是报了官。
接到了报案后,余杭知县刘锡同不敢怠慢,马上亲自带人来到现场“验尸”。验尸的结果是:葛小大是中毒死亡的。
其实,葛小大本来是得病正常死亡的,但是验尸官一时操作疏忽所造成的,当时验尸官拿的银针是上一个案子中毒而死的案子的银针,情急之下没有进行清洗,结果判定葛小大是中毒而死。
但知县却急于结案表功,于是马上寻找真凶?知县经过走访,很快接到很多人的投诉:杨乃武平时和小白菜十分亲密,很可能是他们两人合谋干的。
为了破案,县令刘锡同直接上演“严刑逼供”之举。面对这样的酷刑,小白菜作为一介弱女子,怎么能承受得了,只好“屈招”了:胡乱承认是她和杨乃武用砒霜害死了丈夫。
小白菜招了,正直的杨乃武当然不会招了,结果县令对他施以更加残忍的严刑拷打。杨乃武被折腾得生不如死,最后无奈之下也只好含冤招认。就这样,杨乃武和小白菜成了杀人的奸夫淫妇,成了世人唾骂的对象。
很快,判决书下来了:杨乃武和小白菜秋后处斩。
杨乃武的姐姐杨淑英知道弟弟是冤枉的,于是上诉。然而知县已经武断定案了,根本不走调查程序,便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杨家投诉无门,四处喊冤。杨乃武和小白菜自知已无生路,也因此绝望了。而正在这时,情况却有了转机。光绪的生父醇亲王奕譞无意中知道了这个案子。
奕譞平时最看不惯曾国藩,因此对他手下的亲信极力大压。而余杭知府杨昌浚正好是曾国藩的亲信。于是奕譞想通过翻案的办法把知府杨昌浚扳倒,剪除曾国藩一羽翼。
为此,他主动把这案子上报给了慈禧。
慈禧也害怕曾国藩的湘军成为心腹之患,也想打压曾国藩的势力,她想借为“杨乃武和小白菜”翻案的机会,大力整治江南官场。于是派刑部对此进行重审。结果刑部把葛小大的尸棺运到京城验尸,最终确认葛小大死于痧症,而并非中毒。
案件真相大白,慈禧对此案中涉及到的官员有100多人进行了严惩——革职。最终,慈禧通过借力打力的手段,处理了一大批涉及此案的浙江官员,大大削弱了曾国藩的江南势力。
案子虽然翻了过来,但是案子的当事人:小白菜被强行削发为尼,杨乃武几乎成了一个废人,朝廷还把他的举人资格取消,永远不能再参加科举,可以说杨乃武还是落得个倒霉透顶的结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