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我凭什么养你”,孩子以后孝不孝要看这3点,希望你家宝贝没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30
导读

听到大哥对老人的态度,李姐实在忍受不了,冲进去对大哥说:“这是你自己的妈,你不照顾可以,请你不要刺激老人,我们可以独立照顾,不麻烦你了。” 其实这类孩子是明显的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喜欢和别人反着来…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不再是爸爸妈妈炒菜,大姨大姨夫烧鱼,舅舅舅妈准备涮锅。而是变成了形式上的一顿年夜饭。

大家似乎都很忙,忙着做生意,忙着联系外人的感情,却唯独忘了家里的老人。

近几年,把老人赶出家门、把老人当做苦劳力,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风气,很少有人谈及“孝”字。

“我凭什么养你”,最疼爱的人很可能是最不孝的那个

李姐是高龄产妇,在40岁的时候才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宝贝。全家人都对这个孩子疼爱有加。李姐和爱人更是对孩子有求必应。

养娃本身是很难的,偏偏这个时候李姐的婆婆生病了,一边要照顾还没上幼儿园的孩子,一般要照顾病重的婆婆,两个人的压力无形中加大了很多。

因为李姐的老公是家里的老二,他还有个哥哥。于是李姐和老公便商量想和大哥两家轮流着照顾婆婆。

但是这个想法还没说出口就被大哥的一句话噎了回去。

在婆婆卧床的第二个周末,李姐的老公终于不用加班有空和李姐一起去医院看看自己的妈,两人也想借着这次机会问问老人愿不愿意被两家轮流照顾。

当走到病房门口的时候,就听到大哥在吼:“凭什么要我养你?他们家难我们家就不难嘛?他们有孩子我们也不轻松,你大孙子马上要毕业了,车房不都是钱?”

听到大哥对老人的态度,李姐实在忍受不了,冲进去对大哥说:“这是你自己的妈,你不照顾可以,请你不要刺激老人,我们可以独立照顾,不麻烦你了。”

听见李姐这么说,三个人都很震惊,因为毕竟李姐是儿媳妇,婆婆万万没想到最后在自己身边最孝顺的是自己给的爱最少的儿子和儿媳妇。

李姐能感受到婆婆平时还是有些偏心的,对待自己和老公远不如自己的大哥一家,但是面临这种情况大哥却选择不照顾。

李姐不想让老人失落,所以选择自己家照顾,即使压力大一点。

长大后不孝的崽,小时候会有这3个特种,不要疼错人

孝字在我们心中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有一个孝顺又懂事的娃也是很让别人羡慕的,但是有孝就有不孝。长大后不孝的孩子都有哪些特征呢?

1)家长说往东,他偏要往西

有的孩子会喜欢跟家长反着来,家长说明天早餐吃粥,他就说自己想吃包子。家长告诉他明天穿小熊的衣服,他就非要穿小蜜蜂的。

其实这类孩子是明显的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喜欢和别人反着来,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家庭中。

这类家庭,爸爸妈妈之间的相处模式可能是互怼,或者是很少心平气和的交流。家长可以反思一下,当妈妈跟爸爸说一件事的时候,爸爸是不是经常习惯性的拒绝。

2)家里的小霸王

有一类孩子是被宠坏的,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万般顺从,半夜十一点孩子想吃饺子,父母也会无条件的去满足。这类孩子经常会说:“这是我的。”

不会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分享,更不要说外人。全家人的宠溺会让他觉得世界就应该围着他转,而孩子本身也是不懂得付出的。

3)习惯性的撒谎

无论是善意的谎言还是有意的撒谎,在孩子身上都是有问题的存在的,当孩子犯错,家长询问孩子的时候,孩子总是第一反应是否认,这是习惯性的撒谎。

这类孩子可能是因为害怕家长使用暴力,或者是不能被孩子接受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所以慢慢的形成了撒谎的习惯。欺骗已经变成了自己的保护色。

孩子的孝顺是小时候的爱与正确的培养

我一直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最后得到什么样的成绩,要看家长怎么去绘画。

家长就是孩子的标杆,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己家的老人孝顺,孩子才能学会孝顺。

其次,家长要明白如何给孩子正确的爱。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是正确的做法,解决问题首选礼貌与道理也是正确的,但是当道理说不通的时候还是可以遵循以下棍棒之下出孝子的。

但是我并不是说让大家遇到一点小事就拿出自己的小棒。

写在最后

所有的熊孩子家长都不觉得自己的孩子熊,越是善良的家长越害怕自己的孩子做得不够好。

不要担心也不要害怕,只要你足够的努力,生活不会让你失望,孩子也是。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青云计划获奖者。专为孕期大小事和婴幼儿护理提供知识储备,在怀孕或育儿期间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过私信咨询,得到满意的答复。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