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开车的人都知道,机油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使用寿命和油耗大小。近日,四川省公安厅就公布了一起案例,一个集生产、运输、仓储、销售为一体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团伙,在今年6月被捣毁,现场缴获的各类假冒品牌润滑油、机油,达到了60余吨,冒充的品牌标识标签更是达到了5万多张。
今年3月份,四川德阳警方得到一条匿名举报线索,称河北籍男子石某在德阳售卖假冒润滑油。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调查发现,石某以超低价买进不知名的润滑油、机油,在库房里进行灌装,再贴上假冒名牌商标,以低于市面正品40%的价格进行销售。同伙宁某则帮石某开车送货,卖到德阳周边的成都、绵阳等10余个市州的门店或工地。
四川德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他是定单生产,下家(买家)要,他就灌(装), (买家)要哪种品牌,他就现灌。
四川德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大的交易上万,小的就是上千,主要卖给建筑工地大型的机械。
民警:这是什么东西,这是什么?
嫌疑人石某:黄油。
民警:这是柴机油还是汽机油?
嫌疑人石某:柴机油。
民警:这是什么油?
嫌疑人石某:齿轮油,这些都是液压油。
四川德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我们当时在他库房里面(查获)6000余桶,总的重量达到了60余吨,他的标识标签达到了5万多张,还有大桶小桶品种有20余个品种。
想要哪个品牌,就贴哪个品牌。这个生产销售假商标的犯罪团伙还真是胆大妄为。而在调查中,警方还发现,他们提供的这些假的包装材料,还流向了北京、广东、河南等多个省市。
四川德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针对他(牛某)仓库进行秘密搜查,后面就发现仓库内有大量的包装材料,各种知名品牌的机油商标,包括喷码。
牛某供述他的上家是远在河北沧州河间市的刘某。至此,一个假冒注册商标的跨省犯罪团伙被警方锁定。
四川德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 民警:他不仅为四川提供包装材料,还为河南、北京,还有广东等地都进行这种包(装)材(料)的交易,应该涉及到10余个省。
在河北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民警前往河北河间,跟踪蹲守了20多天,于6月初将刘某抓获。在两个多月的行动中,专案组先后捣毁4处制假窝点、26处销售窝点,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查获了各种假冒品牌的润滑油、机油、商标标识和油桶等涉案物资,市场价值1100余万元。一个以刘某、牛某和石某为核心、横跨川冀等省的10人假冒注册商标的犯罪团伙被警方捣毁。
目前,涉案嫌疑人已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