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入坑大张伟有不一样的原因,但都是喜欢他灵魂里的东西。
无聊时点开“人间精品”大老师的微博,看到置顶的那条。
突然就想起今夏那个火热的舞台,大张伟向新裤子乐队主唱彭磊邀歌。
一个是说话常打结却机关枪般说个不停,一个是不等别人张嘴就怼到别人说不出话。
当时,还满心期待这个 “互相羡慕又互相嫌弃,互相欣赏又互相看不起”的组合会做出什么样的歌。
现在终于做出来了,急急忙忙跑去音乐软件下单。
第一声吉他响起时, 一切静止。
我们羞于表达的感情
深陷内心花园里
盛开喜剧
怎么哭都可以
那些年轻时不敢说出口的情感,不甘心却又只能藏在心里。
等到终于释然的那一天,我们早已不再年轻……
大张伟全程唱得平和清淡,整首歌没有他在这几年钻研的EDM元素,只有依然不变的清澈少年音。
在直播中,他说,“有人说我太商业,所以这首歌不宣传”。
想听的自然会去听,听完以后,你有理由大哭,也有理由大笑。
0 1
十四岁
开始思考孤独这件事
1998,大张伟 的乐队正式更名为“花儿”乐队。
不久,他被“智慧少年”杂志评为全国六大智慧少年之一。
一个极其张扬,看来又有点荒诞的荣誉。
可能,当时很多人不明白大张伟有什么过人之处,但今天看来,他的确有点与众不同。
那个时候,大张伟还是一个14、5岁的少年。
在同龄人还在街道上漫无目的晃悠,懵懵懂懂的时候, 大张伟已经开始思考人生、孤独,并在某一个平常的夜晚写下了《静止》。
寂寞围绕着电视
垂死坚持
在两点半消失
多希望有人能陪我
度过末日
这首歌后来被杨乃文、苏打绿、张芸京等翻唱过。
很多人初次发现它的词曲作者时,都会很震惊,是《嘻唰唰》的那个大张伟?
所以说,孤独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主要看能否自洽。
那时,大张伟与孤独和解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用音乐表达出来,他说,“音乐是我的一个工具。”
没有给音乐扣上特别冠冕堂皇的帽子,也没有给理想下一个触不可及的定义。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用大白话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
就连对爱情的表达,也只是:
你知道我就不爱唱情歌
对你却忘我
没有刻意雕琢的美化,只有触手可及的真实。
0 2
我的梦早已湿透了
瞬间被淹没
2001年圣诞节前夕,花儿乐队发行专辑《草莓声明》,其中收录了我们所熟悉的《泡沫》、《我是破坏王》、《时间》等。
有人说,《泡沫》是一场特别美但凄凉的梦,有人却说那只是青春期男孩的无病呻吟。
全世界的雨打到我
我的梦早已湿透了
瞬间被淹没
做了一场梦,梦里都是自己的音乐。
醒来以后,现实却并非如此,互联网兴起,音乐市场开始走下坡路。
大环境下夹缝中生存的音乐梦想,岌岌可危的弱小信念。
年轻的大张伟变成了一个犀利的愤青,他说自己已经不想做摇滚了。
“在中国做不了摇滚, 做摇滚最重要的三点是怀疑、批判和姑娘,但我这个又特别肤浅,我想别人看到我。”
大张伟觉得,很多歌迷并不关心他在表达什么,他们喜欢的不过是所谓叛逆的姿态。
他变得“成熟”。
后来,他说:“ 我不觉得成熟是件好事,成熟与否,只是内心的感觉而已。”
大概是因为,成熟,意味着你将发现,理想会碰壁,现实很无奈。
0 3
做摇滚扫兴
那就做点高兴的
必须改变。
既然做摇滚扫兴,那就做点高兴的。
2005年,《花季王朝》横空出世,主题鲜明,就是让人快乐,《嘻唰唰》、《化蝶飞》等歌曲都出自其中。
这张专辑传唱度极高,融入了极为丰富的音乐元素,京剧唱腔、笛子、锣鼓声、宫廷音乐甚至印度音乐都相继出现。
当时不论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80后,正在读书的90后,都从中得到过短暂的快乐。
真的实现了他的目的,“为人民娱乐服务”。
各大音乐颁奖礼也少不了花儿乐队的身影,乐队人气达到巅峰。
人红是非多,有人骂他抄袭,也有人说他背叛了摇滚。
大张伟后来也承认自己的确做错了。
至于摇不摇滚的,并不重要。
他越来越发现自己喜欢轻松、乐呵 ,而不是严肃、深刻。
他想赚钱,养家糊口。
按照洗脑神曲的模式,大张伟写了很多歌,《爽歪歪》、《倍儿爽》、《阳光彩虹小白马》……
这些歌曲称不上是艺术品,你也大可不必去观赏它。
但不可否认,它会让你瞬间忘掉烦恼。
生活是笑话
别哭着听它
别在意梗垮
不乐是你傻
0 4
写歌的时候
才是真正的我
“我是一北京人,平时特别能说,但是一到真情时,就开始结巴,但我写歌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我,那些才是我...”
2019年8月31日,大张伟出道20周年演唱会上,压轴歌曲是《那些都不是我》。
就这么突然
被那些刺了心
一股热涌红了眼睛
三天后,这首歌正式发行,专辑封面延续《幸福的旁边》,编曲融合了《花痴花蜜》、《静止》、《花儿》等。
这首歌唱的是过往20年的种种,自始至终,他其实一直都以他独特的形式活跃着。
早期花儿乐队的朋克少年,被质疑抄袭的低迷歌手,金句频出的主持人、“人生导师”……
伴随着这首歌,背后的大屏幕闪现着20年来的影像资料,大张伟不禁泪洒现场。
而他的歌声,他手中的木吉他,则治愈了所有观众。
大张伟,也陪伴了我们整个青春。
不开心时,看他的综艺,放声大笑;听他的慢歌,放声大哭。
或者,刷他的微博,看似幽默通透的文字背后,总有一点说不清的忧伤。
大老师既能让人开心的忘乎所以,又能让人悲从中来,PSY就曾引用卓别林名言评价他,“ 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
有人说那是他的A面与B面,打开方式不同而已。
我想,喜欢大张伟可能是因为,15岁的时候有35岁的心态,35岁时又回归了15岁的童真。
纵然已出道20年,他依然是那个“ 放弃了朋克,倒更像个朋克”(耳帝评价)的少年。
生活是笑话,别哭着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