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为什么AR眼镜/5GCPE,OPPO大举扩充物联网品类产品,未来还要造汽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0
导读

今天上午,以“ 融合·无界”为主题的 OPPO未来科技大会2019(OPPO INNO DAY 2019)在深圳正式举行,旨在展示OPPO的科技实力以及对未来的探索。 未来三年,OPPO将投入 …

来源:OPPO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OPPO其实早就不只是一家手机公司,智能手机只是OPPO服务用户的载体。未来,万物互融时代,不仅是OPPO,整个行业将不会再有纯粹意义上的手机企业。

今天上午,以“ 融合·无界”为主题的 OPPO未来科技大会2019(OPPO INNO DAY 2019)在深圳正式举行,旨在展示OPPO的科技实力以及对未来的探索。

会上,向来低调的OPPO创始人兼CEO陈明永作为高管代表出席。值得一提的是,陈明永上次公开现身已是6年前的产品发布会 ,本次亮相,足见对该活动的重视。同时,OPPO还邀请了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IHS Markit执行总监Tom Morrod、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前沿计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宝权等人作为嘉宾,可谓分量十足。

过去,提到OPPO,大家首先会觉得它是一家手机公司,但陈明永却在演讲中表示:“OPPO其实早就不只是一家手机公司,智能手机只是OPPO服务用户的载体。未来,万物互融时代,不仅是OPPO,整个行业将不会再有纯粹意义上的手机企业。”

万物互融,也是今天大会的核心关键词,或许比惯常所说的万物互联又更深了一步。在两个半小时的分享中,OPPO首次全面阐述了对万物互融时代的思考和举措。同时,OPPO也展示了包括智能手表、智能耳机、5G CPE、AR眼镜等在内的多智能终端产品,以及在闪充、5G、影像、软件优化等领域的创新技术成果。

整体来说,本次大会有四大看点:

  • 一场前瞻未来的演讲
  • 多款智能终端产品
  • 一份干货满满的白皮书【附下载】
  • 一段精彩纷呈的圆桌对话

一场演讲

今年,OPPO 科技展升级为 OPPO 未来科技大会,名字改变的背后,暗含着OPPO在科技探索的道路上目光的更长远——不仅关注产品创新,更关注深层次的核心技术创新。

科技是行业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就像 3G 和 4G 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浪潮,5G 也将开启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这对于 OPPO 和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机遇。

  • 四大融合趋势

陈明永在《共创万物互融新生态》的主题演讲指出,“ 放眼未来,随着 5G 商用和人工智能的落地,万物互联近在眼前。但 OPPO 思考的,是互联之后更远一点的未来,也就是万物互融。万物互联只是基础,万物互融才是未来。”

OPP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发表《共创万物互融新生态》主题演讲

在他看来,未来至少有四大融合趋势:

第一, 技术服务的融合。在学科分类和技术分工越来越精细的同时,单一技术越来越难带

来革命性体验。所以 5G 必须与 AI、物联网、AR、云计算等技术融合,才能催生新入口、新场景和新服务。

第二,组织的融合。技术服务的融合,要求企业内部组织也具有开放和灵活性,同时,外部 也逐渐形成以用户价值为导向的产业共同体,从独创到共创,从竞争到跨界合作。比如 5G 涉及到的是方方面面的各级组织,如果没有组织的融合,没有合作,所有东西可能都是零。

第三,文化的融合。组织融合后,必将推动跨地域、跨产业甚至跨世代的文化融合。多元文 化要寻求理解、共识、融合,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拥抱世界。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不同文化的人能不能够相互理解?能不能够有共识?能不能够融合?这是万物互融很重要的一点。技术领先只是合作的必要条件,而文化融合、互相信任,才是合作的基础。

最后,是科技与艺术人文的融合。未来 10 年,机器 于人的能力差距将进一步缩小,甚至出现局部反超。但人始终对美有追求,对艺术有探索, 对世界有理解,这是机器做不到的。所以机器不能取代人,它是人类智慧的延伸。 就如蒂姆·库克说过,不怕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就怕人像机器一样思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是没有出路的,未来任何终端设备、产业设备一定让机器理解人,甚至具有人文的特点。

  • 未来三年研发投入500亿

陈明永还进一步介绍了OPPO在未来的三个持续发力方向:

首先,要一如既往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OPPO 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除了继续打造伟大产品,还要深入创造更多核心技术。这就需要其不断强化创新氛围和能力。

未来三年,OPPO将投入 500 亿研发预算,除了持续关注 5G/6G、人工智能、AR、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还要构建最最核心的底层硬件技术以及软件工程和系统能力。要用“十年磨一剑”的信念,勇于迈进研发“深水区”。

第二,建设多入口的智能终端生态。OPPO认为,万物互融时代,手机的中枢核心地位可能不 会改变,但也不会是唯一核心入口。比如说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OPPO 推出智能手表、 智能耳机、智慧屏、CPE 等等,甚至未来还有智能机器人,都会在不同场景为人服务。

未来不仅是 OPPO,整个行业都可能不会再有纯粹意义上的手机公司。OPPO 做物联网,是有根基、有能力也有信心的,其核心策略就是:聚焦核心入口,建立开放生态。一方面,OPPO会聚焦用户高频使用的核心终端;另一方面,OPPO会开放互联的能力,把协议、连接向社 会各行业公开,希望更多行业的伙伴能够跟 OPPO 一起来共建。

第三,升级用户服务的思维,特别是内容服务。5G 不是一场简单的换机潮,而是为行业创造了能够更好服务用户的机会。以内容业务为例,OPPO 每天的内容曝光量超过 150 亿次,去 年上线的短视频现在月活已经达到 6000 万,人均每日使用时长近一小时。OPPO 目前已经 建立了以应用生态、内容生态、智慧服务、金融科技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随着 5G 的普 及,OPPO希望把更多优质内容带给用户。

  • OPPO的价值观和“商道”

演讲的最后,陈明永还第一次阐述了OPPO的“商道”。

陈明永表示,虽然 OPPO 的业务不再局限在智能手机,但这不意味着OPPO要自己做全场景全业务,因为这不符合 OPPO 的价值观。

OPPO 的价值观是什么?核心就是本分,展开来讲,一是要隔绝外力,抵制诱惑,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要利他,OPPO 与行业伙伴合作追求的是共生共赢,让整个社会更加美好。这正是 OPPO 所追求的商道!

多款智能终端

接着,OPPO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畅在主题演讲 《技术互融 万物更新》中表示,面对全新的5G时代,OPPO将以“前沿技术+用户价值”双轮驱动,迈向技术创新2.0。

OPPO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畅发表《技术互融 万物更新》主题演讲

刘畅认为,技术服务互融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已经凸显,OPPO已搭建起互融式技术体系,涵盖设备、数据、计算、服务和场景五大链条,5G和AI作为基础设施与核心能力贯穿其中,形成技术共振,可提供完整且一致的科技体验。

OPPO将以覆盖个人场景、垂直场景和融合场景的“三圈场景模型”布局未来终端形态。

第一个场景圈,个人场景。该场景下仍以智能手机为核心,打造超级终端;同时,智能手表将作为高效传感器成为智能手机的延伸;智能耳机则将成为智能语音的重要入口。这三者将会带来1+1+1大于3的场景。

第二个场景圈,垂直场景中,OPPO将推出一款全新的产品5G CPE。刘畅表示,5G CPE将成为未来家庭等场景中的“连接中枢”,成为运算能力和连接通信的中心。用户只需一张5G SIM卡,即可让接入5G CPE的设备享受5G体验。

OPPO 5G CPE搭载骁龙X55,支持SA/NSA双模,设备底部插5G卡,支持1000个以上设备同时接入,另外还支持蓝牙、ZigBee和Zwave。

第三个场景,也是本场大会的高潮点,融合场景中,OPPO将用全新的设备探索,打造数字孪生的窗口。这就是OPPO打开数字孪生的第一把钥匙,OPPO AR眼镜。

先来看看现场的AR场景展示是多么的酷炫~

AR眼镜产品将搭载深度传感器和空间MIC阵列,采用语音交互,融合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虚实交互的体验。OPPO目前正在积极探索AR内容、游戏和服务。

最后,刘畅还透露,OPPO预计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商用推出智能手表、智能无线耳机和5G CPE产品。

一份白皮书

在本届大会期间,OPPO还与知名分析机构IHS Markit共同发布了《智能互融:5G、AI、云技术开启全交互时代机遇》白皮书,解析5G万物互融时代的发展趋势与行业前景,希望能为智能互融生态的未来发展提出发展意见与参考。

据白皮书介绍,2019年已见证第一波基于标准的5G商业发布。截至2019年10月,已有50家运营商在27个国家推出了符合3GPP的5G商业服务。此外,还有109个国家的328家运营商正在投资5G。

白皮书也分析了目前世界各国5G部署的现状。其中,中国和韩国已经大规模部署了超过10000个5G NR/gNB(基站)。在澳大利亚、英国、沙特阿拉伯、瑞士、阿联酋和美国,已经有数百个5G NR/GNB的小规模战术部署。

显然,在中国,5G及其应用即将迎来大规模爆发。

这份报告干货满满,碍于篇幅,并不再次做过多的介绍,感兴趣的可以在物联网智库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OPPO】,获取报告全文。

一段圆桌对话

最后,在“5G驱动融合的未来”主题论坛,OPPO首席5G科学家唐海与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IHS Markit执行总监Tom Morrod,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前沿计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宝权,以及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等业内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并交流了对于5G万物互融的思考与见解。

陈明永在接受吴晓波提问时表示:OPPO的未来定位将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只是手机公司,而自己也一直在思考做汽车这件事情。

“我们要么不做,要么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不是自己打造汽车。如果未来十年汽车行业都做不好汽车,OPPO可能会做汽车,但目前来看还没有这个可能。”

目前,OPPO已经成立了6大研究所、4大研究院,目前全球专利申请数量超过4万件,发明专利占比88%;在以手机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中,OPPO 5G专利排名第一;OPPO闪充1.45亿用户。这些都是技术创新1.0阶段的成果。

此次OPPO提出了构建互融式技术体系的技术创新2.0阶段。在5G、AI等前沿技术基础上,通过设备、数据、计算、服务、场景多个维度构建用户价值。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