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你按时吃了吗?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是,按时吃饭这件事,对很多人来说,太难了!
前两天,微博话题#全国超1亿人不按时吃晚饭#就登上了热搜。
“迟到了,早饭来不及吃了!”
“太忙了,中饭都忘吃了!”
“减肥呢,晚饭不吃了!”
……
你知道吗?不按时吃饭挑战的不只是身材,还有你的健康。
人体有一个生物钟,一日三餐需要有规律的吃,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可能引起身体多种不适,肠胃、免疫、内分泌… …都容易遭殃。
本期就和大象医生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按时吃饭到底有多重要!
不按时吃饭的危害这么大
1、胃肠疾病
长期饮食不规律,会增加患消化系统疾病的概率。比如中午吃过饭后要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吃晚饭,因为晚饭吃得晚,吃过饭后马上就休息,导致食物在身体内消化得不够充分,这样很容易导致胃炎、溃疡病这样的疾病。
2、刺激胆囊
进餐才会“启动”胆囊收缩排泄胆汁,进入胆总管再入肠道,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如果不按时吃饭,胆汁会在胆囊里储存过长,久而久之就会有胆固醇类的固体物质析出,形成结石。
3、免疫系统紊乱
研究发现,饮食不规律会增加某些自体免疫系统疾病风险,不按时吃饭的人比健康人群更容易罹患自体免疫系统疾病。而自体免疫系统疾病发生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摧毁自体健康细胞。
4、伤心脏
不吃早饭会暂时提高“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而理论上,这种变化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而吃饭太晚会升高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5、肥胖
经常挨饿,身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能量供应,会本能地感觉没有安全感,从而进入一种节省能量的状态,而且急着把吃的东西赶快存起来。这样的结果是吃一点东西就容易合成脂肪,然后因为能量大部分储存,血糖下降,人体很快感觉饥饿,食欲再次高涨。因此,不按时吃饭,或者饥一顿饱一顿,很容易发胖。
6、糖尿病
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更容易患糖尿病。胰岛β细胞在过饥和过饱的状态下均会受到打击,导致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观察发现,上世纪60年代经历过饥荒,改革开放后生活改善、饮食过度的这批人群,患糖尿病率很高,就与这种作用机制有关。
7、精神不佳、虚弱
不按时吃饭,身体产生饥饿感,导致心情也容易不好,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时间久了,会出现体力不支以及精神无法振作等问题。而且,如果晚上不吃食物,没有足够的能量供给,还容易出现心慌虚弱等状况,影响夜间的正常睡眠。
好好吃饭7大法则
1、两餐间隔4至6小时
吃饭间隔时间要把握好,如果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刚吃完上顿还没来得及消化就吃下一顿,会影响肠胃和消化,最佳间隔时间是4~6个小时,这恰好是混合食物在胃里面停留的时间。
2、不要狼吞虎咽
一般早餐所用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午、晚餐以30分钟左右为宜。
3、尽量吃12种以上食物
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坚果等食物。平均每天尽量吃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
4、食物换着吃
在选择食物时,同类型的食物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换换,比如,今天吃米饭,明天可以吃面条,而后天又可以吃小米粥、全麦馒头等。再比如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等可以互换;鱼、虾、蟹等可以互换;牛奶、酸奶、奶酪等可以互换,尽量在一段时间里保证品种更换、多种多样。
5、吃饭不要趁热吃
食道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耐受高温不超过60℃,一旦食物温度超过65℃便足以烫伤食道黏膜,时间久了,便会诱发食道病变。所以,热食、开水等食物,应该放置几分钟,等温度降到60℃以下再吃哦。
6、饭后甜点要少吃
很多人有饭后吃甜点的习惯,但甜点热量高,会额外增加能量摄入,容易肥胖,不利于自身健康。
7、饭后先休息半小时
很多事情不适合在吃完饭后立即就做,包括吸烟、洗澡、运动、喝浓茶和开车等。饭后半小时内,还是以休息为主,可以做一些小幅度的运动,比如擦桌子、扫地等。
为了健康一定要按时吃饭,
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哟~
大象医生远程问诊
不用去医院在家也能看病?不用排队挂号也能买处方药?有问题不用上百度直接问专业医生?不暴露隐私就能解决私密烦恼?……
就在大象医生远程问诊服务。关注微信公众号“大象医生”,咨询大象小助手了解更多详情!
(本图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