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中的血管长度,全部加起来可达9.5万千米,比围绕赤道转两圈还要多很多。我们身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就像分布在大城市里的交通系统。这里面既有像大动脉和大静脉一样的城市主干道,也有像毛细血管一样的小街小巷,沟通着千家万户。一旦这个交通系统出现血栓而瘫痪了,将直接导致生命危险。据统计,人类50%的死亡原因,都可归因于各类血栓性疾病。
当人体的血管里出现血栓的时候,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若是不注意及时疏通身体内的血管,那么人体没办法正常运转,身体的其他器官还可能会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人类血栓性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脑血栓、冠心病、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每一种都可能导致患者的迅速死亡。那么,血栓的“元凶”是什么?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人体出现血栓,与身体内的血压水平偏高有很大的关系。人体内的血压如果长期偏高,那么身体内就容易动脉硬化的情况,这个是血管壁上就很容易出现斑块,人体出现血栓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因此想要避免身体出现血栓的情况,控制好身体内的血压水平是很重要的,就需要多种措施同时发力,才能不被血栓“拴住”。
首先,严密控制好“三高”指标,是这一切的基础。对于35-70岁的人来说,应该尽量将这些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其次,需要控制好体重,清淡饮食和坚持体育锻炼,是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的不二法门;
最后,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是必须的,保持规律的作息、良好的睡眠质量和稳定的心理,对预防血栓的形成也很有帮助。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经常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是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这些朋友需要提高预防血栓疾病的意识,多参加体检并防止滥用类似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