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庸小说中少林寺如何五次化险为夷,学习办公室生存哲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60
导读

作为中间势力,令狐冲的加入,增强了少林寺的外援,在以后对抗五岳剑派左冷禅,岳不群和任我行的斗争中增加了少林寺的势力。 最后,少林寺能被称为泰山北斗,长期屹立于江湖不倒,关键时候还是要学会耍一些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勾心斗角,你争我夺。

我们来向江湖中稳坐第1把交椅的少林寺,学习办公室生存哲学。

金庸小说中家大业大的名门大派,惊才绝艳的江湖豪侠层出不穷,少林寺凭什么就是武林泰斗?

难道仅仅是因为天下武功出少林?

非也非也,少林寺能够执江湖牛耳,最重要的是底蕴深厚,实力超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少林寺虽然都是出家人,但是既然在江湖之中就免不了打打杀杀。

作为江湖门派更是少不了恩恩怨怨,少林寺不止一次被人打到家门口。

天龙八部中鸠摩智,自称学贯少林寺72绝技,打遍少林寺无敌手,要让少林寺解散。

后来丐帮在游坦之的带领下,更是浩浩荡荡打上少林寺争夺武林盟主。

游坦之,丁春秋,段誉,虚竹,乃至慕容复父子,乔峰父子这些人在少林寺大闹特闹。

虚竹代表西北灵鹫宫,段誉则是西南大理国,慕容复父子则是鲜卑族,乔峰父子是辽国契丹人,加上吐蕃人的鸠摩智,可以说是穷魔乱舞,别说拆了少林寺,就算是横扫中原武林,也不是什么问题。

结果如何?

还不是少林寺藏经阁中一位扫地神僧,任你如何千般变化,一力降十会,直接把所有来少林寺捣乱的人全部打服。

倚天屠龙记中,昆仑三圣何足道为替偷了九阴真经的伊克西传话,从西域来到中原,顺便挑战少林寺。

结果又是打遍少林寺无敌手,但还是被藏经阁的觉远大师,以九阳神功深厚内力克制。

由此可见,少林寺之所以能够屹立江湖不倒,成为武林泰斗。最主要的就是深厚的底蕴,没有藏经阁,哪来的扫地僧,没有扫地僧,哪来的江湖地位?

与少林寺相比,其他的暴发户虽然可能一时光明万丈,可惜没有底蕴,不知积累,最终免不了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

所以做人还是要积累资源,积累人脉,厚积才能薄发。

其次,刚则易折,要看清形势,要学会以退为进。

南北宋之时,内部农民起义,外部西夏,辽,金,元不断入侵,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时局不定。

当此之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时,或者是全真派或者是丐帮,莫不是扛着民族大义的旗帜,冲锋在前,结果昙花一现。

只有少林寺乖乖地躲在后面不声不响。

而在时局较为稳定的时候,比如天龙八部和倚天屠龙记。这时候少林寺又出来和朝廷保持暧昧关系,继续做自己的江湖老大。

所以做人也要像少林寺一样学会看形势,随大溜。

第三,少林寺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还在于该妥协的时候就妥协。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身受重伤,必须要易筋经来治病。

按理说易筋经是少林寺镇寺之宝,绝对不可能外传。

可是,令狐冲背后有风清扬传授独孤九剑,还和日月神教暧昧不清。

再加上圣姑带领的一群牛鬼蛇神,勉强抵挡,有害无利。

搞不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结果呢,少林寺方丈收令狐冲为俗家弟子,还是传授了易筋经。

不但与令狐冲和令狐冲背后的势力化敌为友,反而收下了令狐冲这个俗家弟子。

作为中间势力,令狐冲的加入,增强了少林寺的外援,在以后对抗五岳剑派左冷禅,岳不群和任我行的斗争中增加了少林寺的势力。

所以做人该妥协的时候要妥协,妥协不但会让自己损失什么,反而有可能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一个人真正的长大是从学会妥协开始的。

最后,少林寺能被称为泰山北斗,长期屹立于江湖不倒,关键时候还是要学会耍一些小手段。

比如笑傲江湖一开始其实就讲述了一个大阴谋。

当时日月神教势力日益强大,而以风清扬所在的华山派为代表的五岳剑派也不断壮大,其中华山派又是最强的一脉。

而少林明显有点人才不济,风头完全被日月神派和华山派盖过。

怎么办?

结果一部葵花宝典莫名其妙地从少林寺流传出来。

为了争夺葵花宝典,掀起一场大战,当时风头正盛的日月神教和华山派,两败俱伤。

日月神将十大长老杀上华山派,华山派元气大伤,而十大长老也被困死在山洞之中。

最终,随着东方不败得到葵花宝典,日月神教发生内讧,教主任我行被软禁。

华山派因为葵花宝典发生气宗与剑宗之争,元气大伤,五岳盟主的地位被嵩山派取代。

而作为当时江湖上第一高手,华山派的风清扬,自此隐世不出。

一场血雨腥风之后,几乎各家都各有所伤,唯独少林寺,看似不争不抢,其实笑到了最后。

所以,实力不济的时候,要学会借力打力,以退为进。

本来就是从少林寺流传出去的,按理说“欲练此功,必先**”,最适合练葵花宝典的就是太监和和尚,为什么少林寺不去抢葵花宝典?

对少林寺,你有什么看法?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