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堂陈龙_这个世界是一个VUCAA的世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72
导读

未来,消费领域仍然大有机遇,而陈龙的几点观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是消费在分级中升级——同样是消费升级,不同的收入水平大家的消费不一样的,双十一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三、四、五、六线城市无论是他们参与的人…

文/观察者

每一次世纪之交,乃至每一次年代推移,往往会在人心和社会、经济上留下刻痕,而此一时代的遗憾与迷茫,往往正是下一时代人心向上、世界向上的空间。

2019年12月,正是这样关键的时间节点。以年代计,即将到来的2020年,同样也是2020年代的起点。

近日,在题为《展望2020:寻找正在发生的未来》的演讲中,作为被邀请的第一位授课教授,罗汉堂秘书长、湖畔大学执行教育长陈龙面对上千位企业家提出,这个世界是一个VUCAA的世界——VUCA本来是90年代的一个军事术语,四个字母对应多变、不定、复杂、模糊,陈龙教授加了一个A,也就是Accelerate——加速!

世界多变、不定、复杂、模糊,而且在加速,“它会越来越快,全部都加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企业生存的这样一个环境。”

陈龙教授的上述概括,道出了多数人对时代的观感——世界发展明显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难以捉摸,应对世界需要很多更新判断和能力,而我们每一个人,就将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站在新10年的起点上。

01

各行各业最优秀的战略家、最睿智的观察者,往往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全民追捧的机遇中辨识风险,在多数人避之不及的风险中寻找确定性。

陈龙在“展望2020”的演讲中,开篇就是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我们企业家的信心指数和实体经济的走势高度相关,高度相关的坏处是,我们作为一个群体,并没有前瞻性预测未来的能力,经济不好的时候我们心情就不好,经济好的时候我们心情会更好一点;但是它的好处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今天心情不好了,不代表明天会更不好。

同样,在陈龙的理解中,我们正处在一个VUCAA世界,表面是坏消息,若论机遇,其实也是好消息——在一个VUCAA的世界中,消费、技术、全球化,将取代投资、出口、消费,成为世界新常态的“新三驾马车”。

在陈龙看来,消费、技术、全球化组成的新三驾马车,是“后面一、二十年我们必须看见的一个未来。”

消费的“好消息”:

经济发展,之前是投资资源驱动的模式,未来是消费和服务主导、消费者主导,消费者主导意味着市场主导。

事实上,消费对我国GDP的贡献节节攀升,是经济调整的必然,2010年,消费支出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是37.3%,到了2018年,已经冲到76.2%。

未来,消费领域仍然大有机遇,而陈龙的几点观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是消费在分级中升级——同样是消费升级,不同的收入水平大家的消费不一样的,双十一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三、四、五、六线城市无论是他们参与的人数还有他们的金额,增长率都超过了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未来;其次,娱乐和健康这样的方向会越来越重要。

二是“90后现象”——90后作为没有穷过没有受过伤的消费者,成为最重要的消费的力量,他们喜欢的东西,他们的趣味、他们的消费习惯跟以前有非常大的不同,这些对我们做企业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或者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看你怎么把握它。

三是中国一定会出现全球化的消费的品牌,这是历史经验,也是拜新消费的机遇所赐。过去每一次的工业革命,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都会诞生这个国家自己的而且是全球化的消费的品牌,中国的世界级的消费品牌在哪里?新的消费趋势下,可能会有一批新兴的消费品牌崭露头角。

从传统消费到新消费,中国消费品牌能否实现龙门一跃?在陈龙看来,这是肯定的。

技术的“好消息”:

数字经济时代,投资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未来会变成技术主导的发展方式,在这样的转变中,政策、资源的作用,也将越来越让位于与市场、创新的力量。

陈龙有一套对技术革命演进的认知逻辑,一个就是连接,一个就是智慧、一个就是信任——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人和物之间所有的连接,这是连接的改变;智慧则是指数据对决策能力的提升,数据和云计算和AI根本性地改变了我们的聪明决策的能力,我们商业的智能化,大大地改变了;信任是什么?从数据到区块链,改变我们的信任体系。这三重逻辑,对商业是一个底层的根本性的改变。

我们已经实现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数字化,而数字时代未来的机会,是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当消费者、生产者全部都串起来的时候,制造的智能化就会同时发生。

我们的产业数字化,是不是已经做好了铺垫?陈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信任体系的角度——你会发现我们消费者,数字技术它根本改变了消费者信息的来源,他的信任体系,以及去做消费的决策的方式。在淘宝上我们会发现,所有的货物、所有的企业以及所有的行为到物流他都是可以打分的,就是说每个消费者他们都会打分,他们是数据的生产者。现在网红已经可以创造很多小的品牌,广告、品牌的定义都改变了,这就是基于信任体系去发展的例子,是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未来,基于连接、智慧、信任体系,企业的可能性必然还会大大增加,这正是技术带来的“好消息”。

全球化的“好消息”:

陈龙认为,企业收入的30%来自于国外,才可以说是一个全球化的企业。按照这个标准,虽然现在中国制造已经很牛了,中国已经学会了做全球贸易,但真正全球化的中国公司还很少。

陈龙对中国品牌全球化的乐观,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贸易战会持续很长时间,但却不足为惧——贸易战本质是经济和政治秩序的重构,历史上常常通过战争来完成的,但如今,因为技术和贸易的力量,世界虽然不见得是越来越平了,但是它至少是越来越融合了。所以它很难分开,所以它很难通过战争、冷战或者是隔离去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如今是一个多极增长的世界,经济增长最强的动能在亚洲和非洲,我们有机会寻找新一代的全球化。比如,今日头条的全球化,所昭示的机会是技术和模式的输出,而蚂蚁金服的全球化,把技术和模式输出进一步落脚在本地化,蚂蚁金服在全球有九个“支付宝”,它们都是本地品牌,而不是支付宝在海外的简单复制,此外,马云在2016年的时候提出了EWTP,更是基于全球电子交易平台的思路,参与到了新型全球贸易规则和基础设施的构建当中……

02

在整体悲观、触摸不到具象的未来图景的经济大环境中,为“好消息”代言并不是那么容易。

反过来讲,中国经济的未来,恰恰就取决于企业、机构能够做多少“不容易”的事情。陈龙教授任职的罗汉堂成立于2018年,作为全球顶尖学者共同发起成立的开放性社科研究机构,罗汉堂研究数字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研究数字时代的经济发展趋势,恰恰为企业家提供决策指引,其公开的研究报告等内容,在此前已经数度引发行业和社会关注。

回头再看陈龙教授对2020的展望,其实是在一个历史坐标为横轴、全球坐标为纵轴的坐标系中展开的,这样的思考维度,让“好消息”极具说服力。

——在全球坐标的横轴上,外国的月亮如今未必更圆——“利率的水晶球”显示,欧洲和日本这些负利率的国家和地区,已经累积了大概有16万亿美金的负利率的债券,而美国CEO的信心指数是大幅度的下滑,而且他们的上市公司的利润也在大幅度的下滑,我国相比这些国家,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在历史坐标的横轴上,我国2018年的人均GDP已经接近1万美元,而历史规律显示,人均GDP超过一万亿美金之后,就没有哪个国家在今后十年的经济的增长率会超过5%的。而历史同样昭示了增长换挡的本质和机会,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到了一个程度,意味着它的增长模式需要改变了,我们只有懂得调节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才能抓住模式变化带来的机会。

在陈龙看来,历史还提供了另一种经验,人类对“坏消息”的过度忧虑,起码百年未变。回到20年代到30年代,你会发现那个时候这个世界也正在被重构,有很多的贸易摩擦;100年前,心理学家荣格已经在反思,技术让人类意识到我是地球之王,但是我很快就会被超越,这与我们今天对AI的担忧完全是如出一辙。

如陈龙所言,“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改变。”

显然,在陈龙看来,2020带来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取决于认知出发的维度。虽有挑战,但我们不能因为商业模式正在被技术在改变,就觉得这是一个很糟糕的时代。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