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主要重在人,就在我们中国人各人的身上。我们且不要看不起中国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中国文化只是中国人一个影子,中国人也只是中国文化一个影子。
——《中华文化十二讲》
我们此刻要来复兴文化,所担责任多大!然而这事情也简单,复兴中国文化这条路,还是很近。《中庸》上说:“道不远人”。这一番道理,就在我们各人自己身上……诸位不要认为研究文化是一番大道理、一项大学问,在外面东听一点西听一点,不如反而求诸己,只在我本人身上。……
中国文化主要讲的是做人,做人得大家做,所以要无条件的做。若我说:失掉机会,没有进大学,没有到外国去留学,怎么做一像样人?诸位当知,中国人讲做人是无条件的,无这许多困难。……中国人所讲,还是具体、亲切,而简易。 从每个人的心上讲起。反而求诸己,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我们今天,还能学做孔子,至少可做一不贤的孔子,复兴中国文化的大道就在此。
我今天提出“人”和“家”和“国”这三点,当然希望诸位都要从第一点“人”讲起,而后讲到家,我便是这一家之主。 有父母,就该孝;有子女,就该慈;有夫妇,就该相亲相爱。这一家之主便是我,我不是在家中作客。放大讲来,一切都这样。一切都由人, 由我这一人而到家、到国、到天下。中国文化便是这么般简单而伟大,此层切盼诸位先自记取。
——《中国文化精神》
陆象山先生说:“我虽不识一字,也可堂堂地做个人。”可见你纵或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以至得到博士学位,也可还不是个人。因为这是两件事。饿死沟壑,也可是个人,而且可以是个数一数二的伟大人。反过来说,纵有百万家产,也不一定就是个人。
我讲这些话,并不是劝诸位不要读书,或劝诸位要在街上饿死,决不是。书读得好,将来事业做得大,家庭生活过得舒服,都应该的。 可是,更应该而更重要的,你得要懂做一人。你要懂做人,就知尊重孔子的道理了。
——《新亚遗铎》
现在我们大家要外在条件,觉得我们百不如人。若从历史上讲,时代不够外在条件,人物不够外在条件的也多得很。但孔子也是没有外在条件,碰到鲁哀公,卫灵公,碰来碰去总是不得意,然而孔子成为一大圣人。把我们今天的社会,和孔、孟时代相比,或许还好一点。比南宋亡国蒙古人跑进来,明朝亡国满洲人跑进来,那更要好得多。比吴凤从福建来台湾,比丁龙从山东去美国,我们也要好得多。我们且莫太讲究外在条件,应该注意到我们内在的条件。这样始叫我们每个人都可做一个历史的主人翁。每一人也有每一人的一段历史,纵说是一段小历史,如吴凤,如丁龙,把这些小历史合拢来,便成为一部中华民族的大历史。我们的历史理想,其实即是我们的人生理想。 若把我们的历史理想人生理想都放在外面去,则权不在我,也不由我作主,试问那还有何理想可言。
——《国史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