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俘虏印度人近5000,连阿古柏都被挫骨扬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67
导读

之所以梁启超会有这样的评价,就是因为他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之中,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才能够担得起梁启超对于他的赞美。作为在新疆地区盘踞13年之久的阿古柏,他对于此地的统治也比较擅长,在新疆经济发展稍显落…

左宗棠被梁启超称为''500年来的第一伟人''。之所以梁启超会有这样的评价,就是因为他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之中,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才能够担得起梁启超对于他的赞美。但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所耗费的时间并不短,而是经历了一年半的征战,才将被阿古柏侵占13年的新疆,收回到清王朝手中。当时左宗棠在打败阿古柏之后,发现在俘虏的人当中有5000多个人都是印度人,所以对此他也感到十分好奇。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在此地发现诸多新疆人或者阿拉伯人都不会让左宗棠震惊。毕竟由于地缘上的接近性,所以有这些人是非常常见的。但为何最终会在新疆和田地区发现5000多个印度人呢?

其实这主要和阿古柏有着极大性关系。作为在新疆地区盘踞13年之久的阿古柏,他对于此地的统治也比较擅长,在新疆经济发展稍显落后之时,他选择与自己亲近的英殖印度进行了利益交换。由于早期阿古柏建立政权之时,英国就与其有过诸多的交往,所以两方关系显得更加亲密。这是由于英国的支持,使的阿古柏能够在新疆地区占山为王。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内,有许多的印度商人,在阿古柏的引荐之下来到新疆做生意。

正是因为这样,左宗棠才能够在后来俘虏当中,看到如此多的印度人。但是由于这些人在本地经商并未参与战争,所以左宗棠允许这些人有自主选择权。左宗棠对于这些人尤其宽恕,一方面将愿意留在中国的人,穿插至中原各个角落,使得他们不能够形成联盟,另一方面则是将不愿意留在中国境内的印度人,全数驱逐出境。左宗棠也利用这样的方式,为清王朝解决了最后的俘虏问题。但是由于俘虏人数相对较多,因此清王朝的士兵对此也是烦不胜烦。语言不通和各种民族问题,使得士兵更是加深了对于阿古柏统治的厌恶,以及阿古柏本人的讨伐。

在左宗棠不断击退阿古柏军队之时,英国方面的大使馆还曾经向清王朝求情,希望能够放过阿古柏。但是这种请求却被左宗棠拒绝,他凭借一己之力带兵成功将新疆收复,就能够看出他身上所拥有的气概和较为强大的战斗力。相信在当时的清朝如此被动之时,如果没有左宗棠的据理力争,那么很有可能边疆地区还会陷入长时间的战乱当中,而百姓也会深受其害。虽然如今新疆问题还是没有能够完全解决,但是新疆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确要算上左宗棠所努力的这一部分。

虽然左宗棠对于阿古柏恨之入骨,但是由于左宗棠在带兵向南突进之时,阿古柏意外身亡,所以使得左宗棠并没有能够真正见到这个统治13年新疆的阿古柏。阿古柏死后,其长子带着他的尸体流窜到喀什地区,建立了一座祭奠自己父亲的陵墓。但是由于当时阿古柏在新疆地区的统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当地人们对他的憎恶,使得他的陵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毁坏。再加之当时左宗棠所带领的士兵,也对阿古柏恨之入骨,所以他们找到了阿古柏的坟墓,一怒之下将其挫骨扬灰。后来左宗棠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上报给了朝廷。

一生狂妄自大盘踞新疆的阿古柏,最终的下场竟然是被挫骨扬灰,可见他在人民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地位。左宗棠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收复新疆,也使得他在史册上留有功名,恰好与阿古柏形成了最为强烈的对比,所以成与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