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听几次他的音乐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57
导读

随即在1993年,他被拉特聘为在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的助理指挥,任职一年后就读剑桥大学,可只读了一年就被阿巴多收编,成为他在柏林爱乐的助理指挥,并在21岁时第一次指挥天团柏林爱乐,同年他又登台逍遥音乐节,成为登…

有这样一位如日中天的青年指挥家

竟然在事业巅峰期选择暂时退隐

去开飞机

???

他就是

丹尼尔·哈丁

D A N I E L H A R D I N G

1 与尼尔森斯、杜达梅尔、雅尼克并称 世界四大青年指挥
2 指挥天才,17岁被西蒙·拉特爵士聘为助理,19岁成为阿巴多的助理,21岁第一次指挥柏林爱乐
3 瑞典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巴黎管弦乐团前任总监,马勒室内乐团桂冠指挥

明年春天我会以副机师身份加入法国航空,2020/21乐季我将暂时告别指挥舞台,投身于天空中。

—— 丹尼尔·哈丁

是 指挥家

是 飞行员

是 曼联超级球迷

四十几岁还有着 胶原蛋白没流失的脸

今天带你深度认识他

01

被音乐阻挡的飞行梦

哈丁(左)

2019年8月,哈丁带着巴黎管弦乐团进行告别巡演,他对西班牙《国家报》透露,“我从小就梦想开飞机,那种感觉深深吸引着我,但 我对音乐的热情阻挡了我成为一名飞行员。”

在明年春天正式入职法国航空之前,他已经在2017年获得了商业飞行执照,而在他获得执照前,哈丁花费了三年时间在驾驶舱中磨练自己的技能,包括笔试和实践考试。在欧洲巡演时,他经常 开飞机把自己送到巡演地和乐队汇合。

谈到指挥和飞行员之间的共同点,哈丁说道:“做飞行员,就是坐在那按按键,一切都由电脑来具体执行,指挥和乐团的关系也是这样。指挥用手来控制,但实际演奏音乐的是乐团。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指挥或飞行员才可以干预。我的工作就是 为机器或乐团指明方向。”

哈丁(左)

另一位又能指挥又会开飞机的是谁呢?

卡拉扬啊!

02

职业足球俱乐部就像管弦乐团

年轻的哈丁身着曼联球服

跟几乎所有英国男性一样,哈丁是一位疯狂球迷,最爱曼彻斯特联俱乐部。相对于吸引数十亿人热情的足球世界杯,哈丁真正的热情在俱乐部足球上,这种每周一次的比赛被哈丁看做是“ 最高水平的赛事”。

跟飞行员一样,哈丁也发现了足球教练和指挥工作的相似点,“一个个管弦乐团就像一个个足球俱乐部,不同于在演出时隐身的戏剧导演,足球教练和音乐指挥总是在场,但其实他们也做不了什么。 教练不能射门,指挥也不发声。”

03

被阿巴多钦定的少年天才

哈丁与阿巴多

从未上过指挥专业课,17岁的哈丁组织一批乐手演奏勋伯格《月迷彼埃罗》的录像带被寄到了伯明翰的西蒙·拉特手上。随即在1993年,他被拉特聘为在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的助理指挥,任职一年后就读剑桥大学,可只读了一年就被阿巴多收编,成为他在柏林爱乐的助理指挥,并在21岁时第一次指挥天团柏林爱乐,同年他又登台逍遥音乐节,成为登上逍遥音乐节的最年轻指挥家。而后他理所当然成为了“名团收割机”,足迹遍布欧洲、北美、日本等地。

29岁的哈丁指挥洛杉矶爱乐

阿巴多在排练时通常少言寡语,区别于他强力的前任卡拉扬,他经常停下舞动的双手,任由乐队自然发声。哈丁深受其影响,正如他对足球教练和飞行员“无为”的看法一样,哈丁认为指挥的工作好比登山,他迈出第一步,最后带来一场好演出。指挥并不是让乐团这个机器运转的关键因素,乐团自我就能运转,而指挥则做出更加 微妙的调整和方向的把控。

“一个好指挥能维持音乐的形状、结构和整体性,同时又能清楚看到音乐给予每个乐手的个性发挥空间,就像 乐团整体发声时每个乐手的呼吸。太严格的指挥会减少乐团的可能性,太松懈的人又会牺牲掉形式的连贯性。”

哈丁与阿巴多

哈丁指挥瑞典广播交响乐团,马勒《第五交响曲》

说真的

对指挥工作能有如此豁达的理解

在如今这个 浓墨重彩的视觉时代

真是一股清流呢

2019年12月31日

丹尼尔·哈丁即将携手上海交响乐团

带来 2020上海新年音乐会

用十分具有 节庆气氛的音乐

为上海听众送上新年祝福

先了解一下曲目

柴 可 夫 斯 基

1812序曲

《1812序曲》是柴可夫斯基于1880年10月应尼古拉·鲁宾斯坦邀请,为庆祝毁于1812年战争的莫斯科大教堂重新落成典礼而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这部作品以俄罗斯人民在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历史性胜利为题材,围绕着“博览会开幕、亚历山大加冕二十五周年、救主基督大教堂落成”三个题目展开构思写成。高尔基评价其“具有深刻的人民性,极其成功地描述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和伟大气魄”。作品于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著名的博览会广场首演,曲终时四周围大教堂的钟楼群钟齐鸣,广场上庆典礼炮炮声隆隆, 胜利的节日气氛感人至深,蔚为壮观。

西 贝 柳 斯

卡累利阿组曲

卡累利阿位于芬兰与俄罗斯边界,二次大战初,苏联曾违背与芬兰互不侵犯条约,占领了卡累利阿,第二年两国讲和,但过了一年又进入战争状态,1947年《巴黎条约》的签订使芬兰失去了这一地区。西贝柳斯的《卡累利阿组曲》是应卡累利阿中心都市威波利学生协会委托,为卡累利阿13世纪至19世纪历史所作露天戏剧的配乐,后被改为组曲。《卡累利阿组曲》展露出了西贝柳斯别具一格的、对音乐气氛与情绪的强大调控力,其语境也有着特别的历史上下文: 戏剧感在历史大背景下走到了最前方,呼应当时的民族主义浪潮。

理 查 · 施 特 劳 斯

唐 璜

《唐璜》是理查·施特劳斯于1888年根据奥地利诗人莱瑙的《唐璜:一首戏剧性的诗》而创作的一部交响诗。这是显示施特劳斯创作完全成熟并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第一部作品。在莱瑙的笔下,唐璜并不是好色之徒,而是一个梦想家和哲学家。他迫切寻求理想,为青春的欲望所驱使,去寻求一个又一个理想化的女性,但是却遭遇到无休止的失望,幻想的不断破灭并最后死于敌人之手。创作此作品时,理查·施特劳斯只有24岁,首演之后,此作品广受好评。唐璜全曲约16分钟。曲目有相当的难度,又相当出色,被视为 考验许多乐队各部分乐器能力的试金石。

舒 伯 特

艺术歌曲五首

舒伯特是 艺术歌曲之王,几乎无人可与他创造的旋律之丰富媲美。他的歌曲中到处都是天使般优美纯洁的旋律,既充满了诗意,又在美丽之中浸透了淡淡的忧郁。

以《魔王》为例,它讲述了一位父亲怀抱发高烧的孩子在黑夜的森林里骑着马飞驰,森林中的魔王不断引诱孩子,孩子发出阵阵惊呼,最后终于在父亲怀抱中死去的故事。舒伯特创作的这首歌曲采用通谱手法,一气呵成,气势宏大,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舒伯特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钢琴模仿持续不断的急驰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的三连音,表现了叙事诗里儿子、父亲、魔王以及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的环境。

西 贝 柳 斯

芬兰颂

《芬兰颂》作于1899年,是西贝柳斯的代表作。19世纪60年代,芬兰遭到沙俄的统治。1899年,沙皇发出文告,对芬兰国会的立法权和人民的言论自由,作出了新的限制,赫尔辛基的报纸被迫停刊,这样芬兰政府成为名存实亡的傀儡政权,芬兰人民发起了保卫宪法的运动。同年11月爱国人士则通过为报刊筹募基金而举行的盛大募捐演出——在赫尔辛基大剧院里演出图画剧《芬兰的觉醒》,由西贝柳斯配乐,该剧的终曲就是《芬兰颂》。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芬兰于同年12月6日宣布独立,这首作品曾称为《国民颂歌》,因在国外演出用此曲名不方便,最后便改名为《芬兰颂》。

整个乐曲由若干个性格突出的主题动机及其展开构成。音乐一开始的铜管合奏有力呈现出主题,粗犷、强烈、沉重,被称为“苦难的动机”,表达出一种受禁锢的人民所蕴藏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后来,音乐在低音乐器简单反复的音型中,传出了一曲胜利的颂歌,紧接着,木管乐器呈示出的 充满必胜信心的斗争动机,和胜利颂歌的主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斗争场面。后来,乐曲出现了颂歌主题,曲调庄严舒缓,渗透了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而神圣的感情。

趁他还在演

趁他还没飞

能听且听吧

2020上海新年音乐会

哈丁与SSO

时间:2019-12-31 20:00 周二

地点:复兴中路1380号

场地: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主厅

指挥:丹尼尔•哈丁

低男中音:沈洋

上海交响乐团

曲目:

柴可夫斯基| 《1812序曲》,作品49

西贝柳斯| 卡累利阿组曲,作品11

理查•施特劳斯| 《唐璜》,作品20

舒伯特| 艺术歌曲五首

「普罗米修斯」,D.674

「万灵节的连祷」,D.343

「丰收神颂」,D.369

「夜与梦」,D.827

「魔王」,D.328

(低男中音:沈洋)

西贝柳斯 | 《芬兰颂》,作品26

*演出曲目以现场为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