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晓
大数据时代,一切都无法隐藏。
深度挖掘,带你走进城市真相!
在查看2018年全国各城市用电量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城市。
滨州,以1267亿度的用电量排在了全国第三,仅低于上海和苏州,远超其他城市。
什么情况?一个经济在山东都倒着数的城市,为什么用电量会这么高?
震惊!霸主企业决定整个城
电是生活和生产中都必不可少的能源。
一般城市,用电量和GDP成正相关。
而滨州,与众不同,别看它用电量那么高,GDP在全山东倒数第四,仅有2640.52亿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来看看数据。
2018年,滨州市第二产业的用电量为1219.11亿千瓦时,占了全部耗电量的96%。
图片来自pixabay
这数据太可怕,几乎全部电量都是第二产业耗费掉的。
而滨州市的支柱行业,让人不禁想起了一句话,“全球铝业看中国,中国铝业看山东,山东铝业看滨州”。
再看其中,电解铝又是滨州市的一个主要的铝业。
电解铝,是一种高能耗产业,咱中国一家独大,产量占比高达55.6%,按照我国标准,平均生产一万吨电解铝,需要大约1.4亿度电。
而全世界上最大的电解铝基地——魏桥集团,恰恰就在滨州。魏桥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铝业生产企业,当之无愧的世界铝老大。
有个数据很亮眼,2018年,魏桥集团销售近600万吨电解铝。光生产这些电解铝就能用掉800多亿到900亿度电。
魏桥集团电解铝用电量直接占了滨州的60%以上了,占山东省全社会用电量比例约为15%。
光一个魏桥集团的电解铝就用了这么多电,再加上滨州还有其他工业,可想而知,滨州用电量得有多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深入发掘之下,这并不是滨州第一次用电量居全国前列。这几年,滨州的用电量一直很高。
图:用电量情况和GDP对比
而滨州的GDP情况却不那么良好,用电量上升并没有让它的经济变得更好,基本上变动不大,常年在山东省后几名漂浮。
有两个节点需要注意,一个是15年时,用电量小幅度上升,这和魏桥集团有关。
全球首条全系列600千安特大型阳极预焙电解槽,于2014年12月在魏桥创业集团投入运行,加大了电解铝的产能。
魏桥集团销售额,直接从2014年的2800亿到了2015年的3300亿,增加了500亿。
另一个节点则是2017年,用电量大幅度上升,直接变成了10倍。这一年很多人对统计都产生了疑问。统计局和能源局对此的回应是统计口径发生了改变,以前没有统计到的都统计到了,也对其中一些数据进行了纠正。
图片来自pixabay
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不只是滨州的,全山东的自发电厂都纳入了统计。比如魏桥集团的自发电厂,除了自用外,七成都对外销售。并且电厂经常满负荷运转,从不停,过年都不例外。
不管用电量总体是怎样增长的,魏桥集团在滨州的用电量比例中都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并且,魏桥集团也给滨州市带来了很大的税收。
2018年,魏桥集团上缴各级税金初次打破了100亿元,到达了109.23亿元。而滨州市税收收入为184.22亿元。魏桥集团纳税额占了滨州市一半还要多。
这样一个企业,在当地经济占了这么重要的地位,这,让人有些害怕。
单一产业很致命!风险 来了!
这些年来,滨州的GDP没有增加多少,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用电量和GDP的关系并不一定是正相关的。
如果是高耗能的行业,消耗的电能多也不会带回应该提供的效益,不够划算。
这就是为什么各处都在节能减排,加强经济转型,以最小的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滨州市对魏桥集团经济依赖性很大。
一个城市过度依赖一种行业,经济是很不健康的。
而一个城市,过度依赖一个巨型企业,那更是万万不行的。
无独有偶,还有不少地方,都依赖于本地的巨型企业,比如著名的茅台。
图片来自pixabay
目前茅台集团市值为1.43万亿,2018年贵州GDP总量为1.48万亿,茅台的市值都快赶上贵州省了。这一方面说明了茅台雄厚的实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它在整个地区的经济地位极重。
固然,这些巨型企业为城市提供了税收,给居民提供了就业,但是,单一的经济结构也束缚了城市的发展,使得这些城市抗风险的能力变差。
一旦企业出了岔子,比如铝业在全球范围不景气,那么对以此为支柱的当地经济就会带来沉重的打击。
风险,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