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云轲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燕、赵、秦、韩、魏五国联军,浩浩荡荡杀入齐国,齐国难敌,临淄城被攻破,齐闵王被楚人所杀,被称为东海蛟龙的齐国几乎被灭。燕昭王得以报仇雪恨,可是这样将齐国打得几近灭亡,对燕国来说真的是一件大好事吗?
一、燕齐结仇
燕昭王姬职,是燕王哙的儿子,太子姬平的兄弟,在父亲在位时被送到了韩国做质子。
燕王哙的父亲燕易王首次称王,是燕国的第一位王,燕王哙是燕国的第二任国王。即位后的燕王哙颇具雄心壮志,一心要效仿圣君尧舜,做一代雄主。
当时,列国中秦国强势崛起,使各国诸侯隐隐不安,感受到了威胁的存在。燕王哙野心勃勃的,要与秦国一战,尽管他母亲是秦国公主、秦孝公的女儿,而当时的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儿子、燕王哙的舅父。
燕王哙重用子之为相,发起了合纵攻秦运动,有楚、韩、魏、赵四个国家出来响应燕国,就一起向秦国杀去,结果被击败,狼狈逃回。此事对燕王哙打击很大,此后就将政事交付子之等人打理,自己当甩手掌柜,做名义上的燕王。
在几个宠臣的撺掇下,他竟然异想天开的学起了尧、舜、禹,搞禅让,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了子之,导致君臣易位,引起国内外一片哗然。国内的老贵族与子之一派的新兴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顷刻间被激发起来,很快便爆发了武装冲突,造成了内战。
当时齐宣王眼看着燕国乱起来了,就想趁火打劫,于是就派人联络将子之恨得咬牙切齿的太子平,极力鼓动他起来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王位,并表示齐国愿意以举国之力帮助他复国。
于是,太子平就联合更多反对子之的人向蓟都发起了猛烈攻击。
可惜的是,太子平的盟友市被将军对蓟都攻打了好长时间未能攻破,反倒是自己这边损兵折将不少,加上子之那边威胁加利诱,最后竟然倒戈,率军向太子平发起了进攻。
齐宣王见燕国乱成了一锅粥,派出匡章以救援燕国太子平的名义发兵,杀进了燕国。结果,燕王哙、太子平、子之等人以及燕国军民数万人皆因战乱丧生。而充当救世主的齐军,却趁乱在燕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燕国王室、臣民们的积攒的无数财宝装成一车又一车,作为战利品拉回了国内。
从此,两国算是结仇了,深仇大恨。
二、矢志报仇
燕昭王是在国内纷乱中踏着燕人的血泪继承王位的。
作为燕国的邻国赵国,见齐国趁火打劫,十分不满,仗义的赵武灵王向韩王提出了要求:将在韩国做质子的公子姬职送到赵国来。韩王与赵王是姻亲,关系不错,都很同情燕国,于是就把姬职交给了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派军队将姬职送回燕国,立他为新的燕王,是为燕昭王。而后,赵国帮助燕昭王将残留在国内的齐军赶出去,剿灭了国内的乱军,清除了子之的残余势力,迅速稳定了局面。
燕昭王背负着国仇家恨,矢志复仇灭齐。他拿出诚意,招贤纳士,给予这些人才较高的社会地位,与他们一同治理国家。乐毅、剧辛、屈庸等人相继投奔而来,为燕国朝堂增添了新的生气。燕昭王还拜大学者邹衍为师,修建一座碣石宫,供他居住讲学。
人才济济的燕国,很快在燕昭王的带领下恢复了生机,国力有所提升。燕王派大将秦开大破东胡、朝鲜、真番,开疆拓土至辽东,扫除了进攻齐国报仇的后顾之忧。
燕昭王在默默的瞅机会复仇。而齐国那边,齐宣王死后,继位的齐闵王却倒行逆施、妄自尊大,将国内搞得一团糟,还要与秦国争锋,自称东帝,灭掉宋国。
燕昭王卧薪尝胆二十八年后,发起了合纵攻齐运动。这次,战国七雄中,除了楚国,都参与了。五国联军在乐毅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杀入齐国。
齐军固守济水一线,与联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可惜的是,齐军还是被五国联军给打垮了,死伤无数,残军丢盔弃甲、四散逃出。
燕昭王亲至济西战场犒劳将士,并封乐毅为昌国君。
之后,燕国厚赏秦、韩两国军队,并遣其归国;以赵军进攻河间,魏军攻取齐国占领的宋国之地;燕军则直捣临淄城。
齐国残军不是燕军对手,齐闵王只好弃城逃窜。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乐毅率领的燕国军队顺利进入临淄城,齐国基本上算是灭亡了。乐毅着力整饬军纪,严禁燕军骚扰百姓,祭拜管仲、封赏齐国贵族爵位,废除暴政、刷新吏治,致力于收拾民心、安定局势。
而后,乐毅率军去攻取齐国其他地方,两年下来,只剩下了莒和即墨两城尚未攻下。而在此之前,惹得天怒人怨的齐闵王已被楚国人给杀了。
三、攻齐后果
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燕昭王崩殂,太子继位为燕惠王。
燕惠王与乐毅关系不睦,又听信齐国田单散布的谣言,做出了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以骑劫代替乐毅去经营齐国,让乐毅回国。
乐毅哪里敢回燕国,就直接逃到了赵国。
不久,田单带领齐国军民发起战略反攻,骑劫被杀,燕军被齐国人赶出去了,狼狈逃回燕国。
燕军从势如破竹杀进齐国复仇,到被齐军击败狼狈逃回来,前后仅仅五年时光。
骑劫败死,五国联军攻击齐国取得的战果顷刻间化为乌有,愣怔半天,清醒过来的燕惠王,知道自己错了。于是,他就写信给乐毅,希望他回国,继续辅佐他。
可是,在赵国备受尊崇的乐毅,又怎么能再回到燕国效力呢?
燕惠王让乐毅留在燕国的儿子乐间继承昌国君爵位,加以重用,以此来感化乐毅,并默默的为自己的不明智行为向乐毅致歉,向燕昭王请罪。
乐毅也十分感慨,难忘燕昭王与自己融洽和谐的君臣关系,此后经常往来于燕、赵两国之间,为促进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做出了积极努力。
若从当时情况来看,燕昭王几乎灭掉了齐国,导致齐闵王在走投无路时被楚国人趁火打劫杀害,的确算是报仇雪恨了。但若从长远来看,燕国的几乎灭齐的行为却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当时齐国独霸东方,国力强盛,是为数不多的足以堪与秦国匹敌的大国,若能一直强盛地在那立着,会给秦国灭掉六国统一天下造成巨大的阻难,为列国合纵攻秦提供巨大的潜力支撑。
可是,五国联军合纵攻齐,几乎灭掉了齐国,齐国虽然最后得以成功复国,但是强盛的国力却一去不复返了,从一个强国退居二流小国、弱国,再也没有能复兴起来。齐闵王后的齐襄王、齐王建二位国王,对列国联合起来几近灭齐的行为充满了敌意,除了不再参与列国合纵攻秦运动之外,还小心翼翼地侍奉秦国,一心与秦国结好,以得到暂时的苟且偷安。后来秦王政统一六国时,齐国对于列国的求援置若罔闻,关起门来享受自家那难得的清静与平安,只要战火烧不到家门口,其他国家的存与亡与我何干?
所以说,燕昭王发起的五国联军合纵攻齐运动,将齐国以重创,燕国得到的是报仇雪恨的眼前利益,秦国得到的是在统一战争中减少了一个强大阻力的长远利益。这样看来,秦国于合纵攻齐中受利最大,而燕国颇有点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意味了。
【作者简介】齐云轲,男,教育工作者。近年来,陆续在各级媒体发表作品80余万字。阅读悦读平台签约作者。系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青作协常务理事。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