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实力的提高有2种通用的手段,第一种是从外国购买先进武器,这种办法最大的好处是费用低廉,交付速度快,而且质量相对较好,按照常理来说,原始设计建造方,由于从客户提出的初始的战术技术要求和作战想定到设计方案方案,最终到样机,正式型号,整个研发流程都独立完成,任何细节都在设计师掌握之中,所以对于自己原创武器理解向来是最深刻最到位的。
外购这种手段的局限性在于,买了多少就只有多少,对自己国家的制造设计能力没有任何帮助,而且在特殊时候需要大量扩充数量,则不得不看别人脸色,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是支撑国家作战的根本支柱,依靠外购是绝对不长久而且也充满了风险的,所以很多国家就走上了自主研发道路,但是自主研发需要巨大的投入和长期的实践,对于设计师水平和工业基础考验极高,所以复杂武器还是掌握在极少数国家手里!
澳大利亚引进了瑞典的陷阱潜艇技术,自行建造,质量太差几乎没法用
这两条路都难走,最终很多国家想到了折中办法,那就是引进外国武器专利,自己建造,这种办法一举两得,一方面武器销售方得到比单纯销售武器更高的利润,另外一方面,引进武器国家也锻炼了自己的技术队伍,包括设计和制造厂都是如此,这也是许可证制造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中国引进苏27SK战斗机也采用了这种模式。
日本德国比利时荷兰以色列等国都采用了引进外国武器专利建造战斗机的成功例子,这也极大刺激了全世界,韩国引进德国潜艇技术,彻底掌握之后自行开发潜艇外销,排挤德国人的市场,成为潜艇界的佳绩。
印度马扎冈造船厂制造的鲉鱼级潜艇,最终证明无法作战
但是,引进潜艇技术建造,不走运的国家也不少,其中包括了印度和澳大利亚!印度花费36亿美元建造的鲉鱼级潜艇,最终被证实,噪音巨大,无法作战,而且外出阿拉伯海执行任务,被巴基斯坦海军当场抓住,押送到公海!
而澳大利亚引进瑞典技术建造的柯林斯级潜水艇,则遭遇了史无前例的耻辱,美国海军评价这艘潜艇:噪音巨大,火控系统几乎是垃圾,最终的结果,经费不断追加,最终导致后续建造计划取消!
现在的问题就来了,印度人素质较差建造质量低劣可以理解,澳大利亚人也垮了,这是为何?
德国引进了多款美国飞机,建造质量比原厂更好,高素质工人是关键因素
这就卡在许可证制造的一个特殊环节上:人!
从许可证制造来说,原厂输出所有图纸,技术资料,工装模具,全套工艺技术,只要引进国制造厂工人和技术人员认真点,还是有可能做到保证原汁原味不打折扣的,但是引进许可证制造的国家,大部分实力和人员素质都差原厂很大的台阶,而制造计划中,一般都不会将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成长过程足够合理的特别加进去,而是默认引进国制造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都是素质合格的!
即使有一段时期的原厂技术培训,但是对于几千上万员工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最终结果就是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大部分引进技术生产项目,几乎要等到项目中段或者结束,才能得到一个勉强合格的评价!
连续半个多世纪的引进许可证生产,日本战斗机制造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这就是谁都不容易想到的问题:人员素质的成长往往是制约武器研发的最大瓶颈,只要钱到位了,技术可以引进,设备很快到手,但是人员素质却是最难改善,而且成效最慢的环节,这或许就是澳大利亚和印度拥有几百原厂专家指导,最终产品质量却一塌糊涂的根本原因吧。
这也是许可证生产制度的一个弊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次不行来2次,2次不行来3次,每次学习总是会有收获,认真努力多引进几次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