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巍、周知方、刘美贤,这些年轻孩子的成长轨迹十分相似。“二代移民”、“出身中产”、“自我塑造”,是其共有的标签。他们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从金钱到精力,倾尽所有。
"
顶级花滑选手,19岁的美籍华裔少年周知方在布朗大学完成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进入计划好的间隔年(gap year),开始备战2022冬奥会,2年后才会重返大学继续学业。
在日本埼玉举行的2019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
18岁的周知方获得季军(右一)
周知方来自中国移民家庭,不仅溜冰极具天赋,学习也没有落下,16岁就完成了高中学业,ACT满分还获得总统奖。
周知方和陈巍相差一岁,俩人都来自中国移民家庭,父母都是早年出国的高知。
1
辞掉6位数年薪的清华妈妈
周知方,作为一个中产家庭培养出的优秀少年,最令我感慨的是身为家长的巨大付出。
周知方的父母是清华计算机系的同班同学,90年代初随着出国潮来到硅谷,分别在谷歌和甲骨文工作,育有相差两岁的一女一儿。
勤奋、坚毅、谨慎、朴素,这是一个典型的华人技术移民家庭。
周知方5岁开始接触溜冰。
在此之前,周知方的父母给孩子报过棒球、篮球、游泳、网球、滑雪、下棋……林林总总的兴趣班。
在采访中,周知方有句话讲得很有意思。他说他自己不是一上来就意识到自己热爱花滑的,而是因为日复一日的早起练习,逐渐建立起对这项运动的尊重。
幼时的周知方有着丰富的课外活动
开始溜冰的周知方,很快显现惊人天赋。
父母要求他在足球和花滑中挑一项作为长期爱好时,周知方选择了花滑。
周知方从小就是溜冰比赛中的常胜儿童
2009年,周知方9岁那年,母亲格非辞掉了在甲骨文公司的职位,带儿子搬去南加州,全职陪伴孩子训练。
从此,这个家庭开启了母亲+儿子,父亲+女儿的分居模式。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6位数的年薪没有了,还带着对女儿的亏欠,经济供给和照顾女儿落在老公一个人的身上;而对于儿子来说,面临专业级临界点的他又必须有人帮着推一把。
花滑是一项投资巨大,且非常难见效的运动。
为了节省机票钱,从9岁到13岁的4年间,周知方和母亲每周至少花费14个小时奔波在南北加州之间。
每个周日,母亲载着周知方从家中出发,开7个小时的车去往训练地,周五返家与父亲和姐姐团聚。
2011年,10岁的周知方拿下美国花样滑冰中级组男子全国冠军,
成为该奖项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冠军。
12岁时,周知方用中文写过一篇作文《我的小天地》,他是这样写的: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我的小天地是我和我妈妈的车。
我的车平凡又不平凡。之所以平凡,因为它就是一辆普普通通的丰田皇冠,灰色,四门,非常大众;之所以不平凡,因为它仅仅三年新,却已经开了20万公里。
我家在北加州,但是我在南加州接受滑冰训练。因为坐飞机太贵,我跟我妈妈经常开车往返于南北加州之间…… 我在车里吃、睡和做作业。
不论走到哪里,我的车里总是带着我所有的课本,所有滑冰的行当,总是放着一个保温饭盒和一个保冷饭盒。这样我可以在车里又吃又喝...
有一次,我们赶上了几十年不遇的暴风雪,被困在山里,我在我的小天地里度过了一个又冷又饿而且担惊受怕的一夜。
等我们开到南加州,几乎已经过了一天一夜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我的小天地是我和我妈妈的车。
我的车平凡又不平凡。之所以平凡,因为它就是一辆普普通通的丰田皇冠,灰色,四门,非常大众;之所以不平凡,因为它仅仅三年新,却已经开了20万公里。
我家在北加州,但是我在南加州接受滑冰训练。因为坐飞机太贵,我跟我妈妈经常开车往返于南北加州之间…… 我在车里吃、睡和做作业。
不论走到哪里,我的车里总是带着我所有的课本,所有滑冰的行当,总是放着一个保温饭盒和一个保冷饭盒。这样我可以在车里又吃又喝...
有一次,我们赶上了几十年不遇的暴风雪,被困在山里,我在我的小天地里度过了一个又冷又饿而且担惊受怕的一夜。
等我们开到南加州,几乎已经过了一天一夜了。
图为周知方和母亲为网课拍摄的广告
在作文的结尾,周知方这样写:
我的车为了我出了很大力气,做了很大的贡献。
车里的天地虽然很小,但是它伴随着我去追求一个很大的的梦想,那就是我的奥林匹克梦想。
我的车为了我出了很大力气,做了很大的贡献。
车里的天地虽然很小,但是它伴随着我去追求一个很大的的梦想,那就是我的奥林匹克梦想。
2
差一点就退出花滑生涯
与所有的花滑运动员一样,周知方的训练十分艰苦。
每天早上4点开始训练,到8点钟再去学校上课,下午下课后先是冰上训练,之后理疗,接着还有冰下的健身训练。周知方说:
"有一次体育馆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又困又累,真的撑不住快睡着了,差点就要回家休息了,但一想到奥林匹克梦,又逼迫自己坚持下去。"
"有一次体育馆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又困又累,真的撑不住快睡着了,差点就要回家休息了,但一想到奥林匹克梦,又逼迫自己坚持下去。"
每一次跳跃落地时会形成4倍于体重的重力冲击,
周知方是个令人心疼的孩子,在他短短19年的人生中,经历过重大的起落。
周知方出名甚早。10岁拿下了美国花样滑冰中级组男子全国冠军;11岁拿下新人组男子全美冠军;12岁拿下青年组男子全美冠军。
然而,备受瞩目的冰上神童紧接着便遭受了人生的重大打击—— 因为半月板撕裂,不满13岁的周知方经历了第一次手术。整整两个赛季,无法参加训练。直到如今,他仍然有着膝盖疼痛的问题。
那次事故严重打击了周知方的生理和心理,他一度觉得自己的溜冰生涯要就此结束了。
那段时间是周知方一家最为煎熬的日子。
他想要回到冰场上,但又没有足够勇气,也不知道这样的坚持和牺牲是不是值得。
母亲知道孩子纠结,她一句话都没有说,带着儿子在南加州的大街上漫无目的地开车,眼前的一草一木都令母子俩想起溜冰的日子。
格非说:“我心里有答案,但是我不能说,得等孩子自己想明白、走出来。”
最终,下线两年的周知方重回冰场,这一冲就又是五年。
这段经历也使得本来就内敛的周知方更加沉稳、老成。
无论心里多紧张也不会显现出来,这是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基本素养,周知方说。
周知方可以做四种四周跳
周知方说:“每个成功的移民二代都有个坚强的母亲,从全国比赛到国际比赛,妈妈一直都在陪着我。她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给了我。这绝对是不可替代的。”
花滑是一项既烧精力又烧钱的运动。一人花滑,举家吃苦。如今的美国花滑界,华裔选手比例日重,这事儿归根结底是因为华人父母舍得为孩子付出。
周知方的姐姐周知圆,目前在MIT就读神经科学。此外,她还是跳水运动员和小提琴手。
这样的一个家庭,孩子争气,父母给力,真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最佳样板。
来源:遇言·不止(ID:Yuyan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