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身边朋友的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叫小娜。以下为了方便叙述,用第一人称讲。
记得2017年那个冬天,我刚刚结束一份工作,因为临近年底,就索性呆在家里休息,附近的媒婆得知我在家里休息后,天天都上门找我,要带我去相亲。
那些媒婆好像是专门盯着村里哪个姑娘还没有出嫁,只要看到她有在家,就会到她们家去说媒。为了赚这份说媒钱,媒婆非常拼命,哪家女儿只要还没嫁出去,她们就会一直给她说媒,一直说一直说,说到她嫁出去为止。
那年我就被几个媒婆给盯上了。每天都有不同的媒婆到我家里叫我去相亲。2017年,我28岁。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要结婚。可是媒婆不断地给我洗脑,她说你身为姐姐,你不嫁的话,你弟弟以后怎么娶老婆?你都已经28岁了,你要是把自己再放两年,到了30岁,想嫁可就难了。
不仅媒婆一直反复给我洗脑,我妈也一直各种给我压力,如果我不肯去相亲,她就会给我甩脸色。如果我乖乖去相亲,她就会喜笑颜开。
大家一直在催我赶快嫁,说只有我嫁出去了,我弟弟才能名正言顺地娶老婆,说如果家里有个姐姐没出嫁的话,以后弟弟怎么娶老婆?
当时考虑到弟弟的问题,所以我就跟相亲对象见面聊天,希望自己能对他有感觉,但其实大部分相亲对象我对他们都没感觉,可我妈好像看每个都中意,我想她并不是真的中意那些和我相亲的男孩子,她只是希望我快点嫁出去,无论我嫁给谁,只要是个男的她就同意。
后来我嫁给了一个比我大5岁的男人,我和这个男人也只见过几次,我觉得他挺稳重挺老实的。
我们俩匆匆见了几次后就闪婚了,其实也是因为两家父母都比较急,我们没有过多的了解,就订下了婚事,那时候我觉得很懵,怎么一下子我就成了已婚人士了?
那时我对婚姻没有过多的了解,我以为结婚不过就是多个人一起吃饭,可是真正结婚后发现做人家媳妇,要懂很多的人情世故,要为婆家做贡献,要做符合媳妇身份的事情,要勤快,要麻利。
没结婚以前,整整20多年的人生,我一直都是我行我素的一个人,我自由自在惯了,一下子和别人生活在一起,我觉得很不习惯,因为我老公比我大5岁,所以他经常管着我,他很爱说教,可能他觉得他比我大,他懂得比我多,所以他总是天天都在教育我。
无论我做什么,他总是不满意,觉得他做得比我好。他永远觉得我不够成熟,觉得我太幼稚,我们俩常常起冲突,我渐渐明白我们俩其实是有代沟,我们的三观不同,他比较节约,我花钱经常大手大脚。他喜欢宅在家里,我喜欢到处去旅行。真正生活到一起,才发现我们俩非常不一样。
我们也想磨合,但痛苦挣扎了两年后,发现,真的非常不合适,在一次又一次的争吵之后,我们终于都累了。他提出了离婚,我答应了。
于是当初在催婚压力之下,匆匆闪婚的我,两年之后离婚了。离婚之后我就自己在外面租了个小房子住,得知我离婚之后,我妈很震惊,我责怪她说:"都是你们当初非得催婚,搞得我自己乱了阵脚,要是你们不催婚的话,也许我就不会闪婚离婚了。”
没有想到我妈说了一段让我特别寒心的话:“就算你现在离婚了,也比当大龄剩女强,离婚女比大龄剩女抢手,你当初都28岁了,如果你还不结婚,你把自己拖到30岁你更嫁不出去,到时成为大龄剩女,要招人口舌的地方比离婚女人更多,当初叫你结婚,是希望你能够幸福快乐一辈子,哪知道你会离婚,可哪怕你现在离婚了,还是好过一直不结婚。”
小骨寄语:中国人的想法就是这样的,只要你到了适婚的年龄,一定有无数人催你快点结婚,无论如何,他们一定要让你结婚,如果你遇到的人还凑合,那就将就过下去,如果你实在非离不可,那在他们看来,离婚了也比一直不嫁人强。
这个社会对大龄剩女的成见非常深,如果一个女人一直都不结婚,大家就会认为她是不是有什么缺陷,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如果一个女人结过一次婚再离婚,大家反而对她比对大龄剩女宽容,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人会催促孩子结婚,哪怕孩子最后会离婚,他们也在所不惜的原因。
因为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观念里,人是一定要结婚的,首先你一定要把结婚这件事付诸到实际行动上,离婚往往是最后迫不得已才会做出的行为,但结婚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前老一辈的人结婚了,就不会再离婚了,虽然当年他们也都是为结婚而结婚,结婚后哪怕发现不合适,也会在婚姻里熬,直到把一辈子熬完,现在的人思想比较新潮,他们会迫于催婚的压力而结婚,但现在为了结婚而结婚的人,婚后离婚率就比较高,他们只是把结婚当成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未必有多走心。婚后在一起生活才会发现不合适,所以闪婚闪离的现象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