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讨厌父母的这4种行为,尤其第二种,太伤人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29
导读

每个人在上学期间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考砸后,感觉自己欠了父母太多,真想原地消失。父母之所以唠叨,是觉得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不合自己的要求,但又怕孩子不上心、不改正,因而时时提醒、事事提醒,而孩子呢,又恰好…

每个人在上学期间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考砸后,感觉自己欠了父母太多,真想原地消失。同时又如惊弓之鸟担心家长的“狂风暴雨”式惩罚,毕竟全天下的家长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够学习成绩好。

今天带来的就是有关孩子因为学习成绩差,被妈妈丢路边的故事,看完后让人哭笑不得。

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背着书包站在路边,一脸的神情迷惘,旁边的民警看到孩子站在路边很久了,于是上前去了解状况。

孩子问警察叔叔说:“请问如意家园怎么走?”警察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一问之下才知道孩子要回家,交警问孩子平时怎么回家,孩子支支吾吾地说走回家。

接着在民警的沟通下,得到了孩子舅舅的联系方式,并陪孩子一起等舅舅来接他回家,经过舅舅解释,民警才得知,原来男孩上小学三年级,因成绩不理想,妈妈接他回家时,一怒之下将他丢在半路。网友看完视频表示:谢谢老妈当年不丢之恩。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这位孩子的父母有点狠心,成绩差可以慢慢提升,这样把孩子半路丢掉,万一遇到危险,那真是后悔也来不及。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对待孩子学业的问题上,不能一刀切式乱吼或者一味指责,应该陪孩子一起找出问题所在,慢慢提升。

以下这些错误的做法你是不是经常会犯呢?

  1. 唠叨没完。唠叨是80%以上家长的通病,也是几乎100%孩子反感的父母的缺点。父母之所以唠叨,是觉得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不合自己的要求,但又怕孩子不上心、不改正,因而时时提醒、事事提醒,而孩子呢,又恰好反感父母这样的做法。
  2. 不停训斥孩子。太多的家长,企图通过训斥来教育孩子。但仔细想一下,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但家长情绪低落,孩子也十分不开心。于是,渐渐地,孩子们失去了自信。于是,渐渐地,孩子们开始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
  3. 对孩子要求过高。很多父母过度关注孩子,对孩子期望和要求过高,都是对孩子非理性的爱。这种失去理智的爱会与孩子内心最强大的力量,—成长的力量为敌,绊住孩子的脚步,束缚孩子的心灵。
  4. 家长包办一切。目前很多家庭存在孩子劳动时间不多、父母包办一切或不恰当地进行劳动教育等问题。久而久之,使孩子失去了应有创造力,个性和人格的发展亦得不到完善。

家长们可以对照看自己有没有这些毛病,有的话一定要改正!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