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米纳斯《浮士德》|廖凡回归舞台,魔鬼亮相人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87
导读

廖凡在自己最新的话剧作品《浮士德》中化身一个来自地狱的恶魔。 廖凡用戏谑荒诞的表演让观众开怀大笑,用轻描淡写的表演点缀在浮士德的身旁,又调用人类丰富的情感注入到魔鬼的内心,在满台之上只留他一人时,这个魔…

在世人眼中,浮士德是声名赫赫的天才学者,他让人难以靠近、更难揣摩。歌德写下的《浮士德》乐此不疲地与世人玩着文字游戏,说它黑暗沉重、是块晦涩难懂的大骨头也不为过。然而一次前后200年的隔空对话,将冲破大家对诗剧《浮士德》的固有理解,导演图米纳斯带来了深层解剖、趣味解读,这次站在你面前的会是一个slay全场的浮士德。

话剧《浮士德》

2019-2020中国巡演

两 个 傻 瓜 的 灵 魂 交 易

诗剧《浮士德》绝非一般的德国制造,这部由德国国宝级作家歌德在200年前完成的“名著中的名著”,透视出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历史,探索了人类永恒统一的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作为一部诗剧本就是一个很难驾驭的体裁,而它其中还穿插着各种古希腊人物的典故和《圣经》故事。 话剧《浮士德》的横空问世却撕破了这些与人隔阂的标签。

话剧《浮士德》剧照

也许你看过很多版本的《浮士德》,但有一个导演硬是把《浮士德》排成喜剧。我们时常听到大家对《浮士德》的解读是:黑暗又沉重、无聊且深奥。 “当你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它的时候,它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它讲的是两个‘傻瓜’浮士德与墨菲斯特试图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故事。《浮士德》是一部喜剧。”顺着导演图米纳斯的全新解读,话剧《浮士德》得以有机会从尘封的高阁走进每个人心里。

话剧《浮士德》人物关系

我们好奇浮士德和墨菲斯特做了什么,让图米纳斯认定这是两个“傻瓜”在表演? 理想主义者浮士德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傻瓜”,他甘愿出卖自己死后的灵魂与魔鬼墨菲斯特做一场“灵魂交易”,换取今生的荣华与享乐。而现实主义魔鬼墨菲斯特是“傻瓜中的傻瓜”,他和上帝打赌说自己可以让正义的浮士德走入歧途,引诱他变成一个不思进取的“废人”。上帝在暗中观察,他坚信“善人虽受模糊的冲动驱使,总会意识到正确的道路”。原来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两个“傻瓜”的一场“灵魂交易”最终谁也没有获胜,浮士德发现不论得到什么都无法满足内心的欲望,而墨菲斯特在浮士德死后也没能带着他的灵魂下地狱。因为浮士德被上帝原谅,最终去了天堂。

魔鬼与浮士德 的“灵魂交易”

池田亮司展览 剖析“灵魂”

久 违 的 Drama boy

细数廖凡的作品就会发现,这家伙竟然没怎么演过完全一样的作品,而且无论是从最开始的配角,到后来的主角;无论是提名金马奖,还是拿下柏林银熊奖,作为演员的他一如既往的低调。这种低调不止于少的可怜的八卦新闻,甚至连采访时他也惜字如金。 他把所有的话都让角色来替他说,一个个不重样的角色成为了观众每一次走进电影院看廖凡的最大惊喜。他身体力行地不断向观众强调着,演员这个身份,就是用来突破“人设”。

电影《邪不压正》 廖凡 饰演朱潜龙

他从《白日焰火》小城市的失意警察演到《南方车站的聚会》的重案队长,从《非诚勿扰2》的娘娘腔演到《江湖儿女》的江湖浪子。他是电影《邪不压正》中的卖国贼朱潜龙,与师弟李天然的决战中,两人从庭院打到屋顶,难分难解。 李天然问朱潜龙怎么不捡地上的枪,他气急败坏地说:“我忘了!”廖凡喊着简单粗暴又接地气的台词使劲儿演这个反派的张狂。然而在《师父》里他是南派宗师,他习得一手好拳。 深知传承自家功夫的使命所在继而卧薪尝胆、不卑不亢,廖凡收敛情绪、低调沉稳地散发着一个绅士武者的不凡气质。即便是前后反差再大的角色,这个drama boy都处理得很成熟。

电影《师父》 廖凡 饰演陈识

廖凡在自己最新的话剧作品《浮士德》中化身一个来自地狱的恶魔。和传统印象中一味可怖的“魔鬼”不同,廖凡所演的墨菲斯特拥有许多“可爱”时刻。他玩世不恭,荒诞嬉闹游戏人间,狂妄的恶魔化身迷失的小狗,假扮知识渊博的学者,与女巫共舞,跟寡妇调情…… 他的形象也完全颠覆想象,红袜子红披风、拨乱的头发和没有打理的胡须,看似随意的造型,实际都是廖凡的精心搭配,“恶魔”与观众的距离瞬间逼近,难以塑造的滑稽和戏剧感便也迅速成形。因此魔鬼墨菲斯特被廖凡搞怪称呼:“反派的精灵”。

当墨菲斯特目睹浮士德悄悄死去,当他被大千世界众人的遭遇所震动时,我们竟能从一个魔鬼眼中看到闪烁的泪光,可是来自地狱的恶魔又怎么可能产生真正的感情呢? 廖凡用戏谑荒诞的表演让观众开怀大笑,用轻描淡写的表演点缀在浮士德的身旁,又调用人类丰富的情感注入到魔鬼的内心,在满台之上只留他一人时,这个魔鬼甚至让观众怜悯心痛。就好像你问他满意的戏会是什么样子,他会讲是一场自我控制的戏,本来可以把悲伤展现出来,他却选择不给别人看。

廖凡的上戏师兄尹铸胜,出演浮士德。 你可能好奇,一个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居心不良的大奸臣怎么跑到舞台上演满腹经纶的“书呆子”?其实话剧表演是尹铸胜的老本行,戏迷都称呼他为“话剧教父”。时隔多年,当尹铸胜再次回到话剧舞台,尤其饰演歌德笔下那个无不通晓的博士浮士德,对他的挑战在于“真的累”!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相比雷佳音、蔡鹭等人从头打到尾,出演林九郎的尹铸胜却是“舒服”地在自己的府邸吃饭、喝茶、浇花、在坐榻上发号施令。 唯一坐着就把戏演完的演员,一个很随意的抱腿式坐姿,就被观众调侃成“右相少女坐”。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尹铸胜 饰演林九郎

然而话剧《浮士德》中尹铸胜不再轻松,浮士德借助“神力”从垂垂老矣重返青春,对纯洁美丽的少女玛格丽塔一见钟情。恋爱的烦恼同样困扰着这位学富五车的博士,为了让魔鬼墨菲斯特帮助自己尽快取得玛格丽特的芳心,浮士德竟然倒在地上“打滚闹腾”。 在三个小时的表演里,尹铸胜饰演的浮士德时而追求生命的意义深陷思想旋涡,时而为情所困狂热奔放,尽显与以往角色截然不同的表演张力,告别曾经“最舒服”的角色。

《浮 士 德》隐 藏 人 物 浮 出 水 面

如果你是歌德的粉丝,那么你应该熟读过他的《浮士德》,但当你坐在剧场里看这部戏的时候还是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在某一时刻、某一情境发现并不像是你了解的那个《浮士德》。为什么? 因为舞台上出现了一个隐藏人物。他是图米纳斯导演的原创角色,一个可能从古典主义时期穿越过来的“历史人物”。他长得像巴赫也像莫扎特,身着华丽的古典服饰,闯入了剧中的很多场景,高挑帅气的外型不断刷新自己的存在感,以一种局外人的姿态穿梭其中,并且导演了一场精彩的戏中戏“瓦尔普吉斯之夜”。

这位隐藏人物的现身对于《浮士德》的情节发展看似无足轻重,实际投射出了图米纳斯导演很多个人思考。当年歌德生活的近代欧洲社会在思想上刮起了“复古”浪潮,因为在久经中世纪的黑暗和文艺复兴之后,人们都向往回归古希腊那种重视享乐的精神生活,因此模仿古代人是让以歌德为首的思想家获得社会人士支持的唯一方式。 图米纳斯感受到了歌德的期许,为了营造出原著《浮士德》该有的社会思潮背景,从古代邀请了一位“历史人物”加入这部戏,圆了歌德的梦。更有意思的是,图米纳斯导演为了增强这个“历史人物”的戏剧感,潜心研究歌德的艺术风格。 他发现歌德在呕心创作《浮士德》的过程中,文风虽然复杂沉重,唯独在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于是一身端庄高雅的古典服饰就成为了舞台上“历史人物”的独特标志。

曾经也有许多导演尝试过《浮士德》,而此次图米纳斯导演的加入强烈个人印记的《浮士德》必将是这条求索之路上最靠近歌德的作品,甚至成为歌德最满意的戏剧版本。

话剧《浮士德》现场金句频出,可以说是一部个性签名式的戏剧。 浮士德说:“这个世界才能满足我的欲望,这个太阳才能照亮我的苦闷。”的确,浮士德贪图过美色与享乐,他身怀愧疚,活的像只可怜的虫子,随时会被路人踩死,在泥土中腐烂。但他不肯停下自己“追逐”的脚步,垂垂老矣也要投身人类造福的事业。

“如果你不走错路,你就不会明白事理”,天堂正因有地狱的映照才称得上是天堂,前进的东西靠悲剧为代价才得以成功,凡自强不息者终将得到救赎。“凡人不断努力我们才能救济,有爱来自天庭。”看来上帝终究没舍得让虽然犯过错,但一直心存善念的浮士德再到地狱去受苦,在天使的护送下他的灵魂升入了天堂。

如果恶魔能满足你从未实现的奢侈欲望,你是否愿意出卖自己的灵魂?

★ 演出信息 ★

话剧《浮士德》

12月6日-8日 19:00

南京保利大剧院

12月14日-15日 19:30

别克·陕西大剧院-歌剧厅

12月25日-27日 19:30

杭州大剧院

2020年1月3日-4日 19:30

2020年1月5日 14:00

无锡大剧院歌剧厅

2020年1月9日-12日 19:30

北京保利剧院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