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曾发布一张《孩子潜能自查表》,上面罗列了孩子20种日常行为习惯,家长们可以通过这张自查表,推测孩子的天赋所在。人民日报前不久也转载过,我还对着看,我家俩孩子的行为潜能,是否有未发掘和被激活的可能性。
上面这个表格就是,美国耶鲁大学罗伯特·斯腾伯格博士的研究发现,他通过表格中的20种行为,可以让家长自查出,自己家孩子的具体行为以及哪些需要做潜能开发。
· 1、8、17条表现突出→语言天赋;
· 2、10、19条表现突出→认识他人的才能;
· 3、7、15条表现突出→在数学、逻辑方面有天赋;
· 4、11、13条表现突出→空间方面的才能;
· 5、9、14条表现突出→很好的身体动觉;
· 6、12、18条表现突出→音乐才能;
· 10、16、20条表现突出→自我认知才能。
我也对着上面的表格,跟我家大宝做过分析。最后认为,他在数学和逻辑方面很有天赋。他不仅喜欢问"为什么?"而且和我这位处女座妈妈一样,喜欢对玩具进行归类整理。他的四个玩具收纳箱,分别存放了不同的玩具,他有自己的一套分类标准。每次弟弟玩过玩具,他都会默默放回去,仿佛在给玩具找"家"。
每个孩子都有潜能吗?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的潜能是个巨大的宝库。
对此,哈佛大学教授霍德华.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我们人类具有语言、数学、音乐、视觉空间、运动、自然观察等8种潜能。这种潜能在每个孩子身上都会体现出来。
虽然一个人的发展,和遗传基因关系大,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长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某个行为,已经到了"成熟"发展阶段,并且给他们及时的培训或引导,孩子的生长发育会更好。
个体存在差异化,所以,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心理学家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儿童在2岁开始,他的自制力和性格方面,就有了差别,自身的潜能和天赋,也就逐渐显现。
比如,我家大宝属于内向型,二宝则是外向型。我们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他的潜能,孩子才能寻找到,自己一生的热爱。
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是个巨大的宝库
耶鲁大学公布的这个自查表,其实就是给父母一个提醒,从细节上帮你寻找,并唤醒孩子的天赋。当然了,还要保护好孩子的潜能,不让世俗的眼光伤害它。
1、语言天赋的开发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一书中说到"有些婴儿在会走路之前就开始说话了"。也就是说每个孩子本身都是具有语言天赋的。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们就用不同音调的哭声、笑声来表达感受。虽然那时候他还不会说话,但已经在不停的聆听中,累积了惊人的语言能力。
想开发孩子的语言天赋,从婴儿期就可以开始了。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多与之沟通,并且鼓励孩子用完整的句子来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中,就有这样一组有趣的试验。在1岁多的宝宝中,父母与之沟通的越多,宝宝能够表达的词汇量也越大。
当孩子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后,可以多问几个"这是什么",鼓励孩子能够更为丰富的去组织语言。比如,孩子上幼儿园回来后,你可以问他"今天老师在学校给你们讲了什么故事","今天在学校你们做了什么游戏","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等等开放并且具体的问题,来让孩子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孩子的语言能力大部分都依赖彼时的环境,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人。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的关键期,开发他的潜能,会让孩子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语言天赋,在以后也能更好的跟外人沟通合作。
2、音乐才能的发掘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节奏,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当你发现孩子开始哼歌、对节奏产生明显兴趣时,就要推他们一把。
前两天有位妈妈跟我吐槽,说自己三岁的儿子,每天跟着奶奶去跳广场舞,音乐一响起就开始摇头晃脑。她觉得儿子的画风被奶奶带跑偏了,变得低俗没气质。我立马纠正她说"儿子对音乐敏感是好事,如果能够跟着节奏起舞,更加证明你家儿子有音乐的天赋,如果担心被带跑偏,你可以试着多在家里播放一些节奏感比较强的儿童歌谣,或者多带孩子看一些音乐会,音乐童话剧,音乐电影等,引导他对不同的性质的音乐产生兴趣"。
其实不管孩子以后能否走上音乐的道路,只要通过最初的潜能开发,能够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感,抒发情绪,就会让生活变得富有情调和乐趣。
3、数学、逻辑方面的天赋
马云曾说过,数学和哲学一样,是所有科学的基础。
可能很多人觉得数学,除了简单的加减法在我们生活中有作用外,其他好像一无是处。可是一路下来,你会发现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只是计算,它还决定着孩子是否有创造力和规则意识。
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也许你的孩子数学成绩不理想,但也绝不能否定孩子数学、逻辑天赋的理由。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用一些互动小游戏,来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
一堆混乱的玩具,分门别类的放好,这考验的就是逻辑和规则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数字的场合,可以跟他启蒙数字的概念。比如乘坐电梯时,家住8楼,孩子并不知道8的意思是什么,你可以带他走楼梯体验一下数字的概念。一层就代表数字1,一共走了8层,加起来就代表8楼。
4、空间方面的才能
儿童教育专家孙雪瑞老师的著作《捕捉孩子敏感期》里面提到过:在孩子0到6岁这个阶段,有个"空间敏感期"的概念。
孩子喜欢把东西从高处扒拉到地上,或是往小洞眼里乐此不疲地塞东西,又或是将积木堆起来,推倒,如此反复。这种对空间感受的行为,是孩子自我创作,突破极限的过程,是儿童智能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排除明确的人身危险因素后,给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环境,在几米之外保护他。
二宝能够独立走路后,每次外出后从小区门口到家的过程。我都会让他走在前面,鼓励他带我回家。时间久了,他每次走路都会念叨:"经过这栋楼,到这个门岗,直走经过五棵大树,就到了。"
后来等他大一些后,我还试着让他寻找另外一条道路,也能成功到家。二宝也对空间和方向感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比如搭积木,他每次都能迅速的搭出一个房子或者是大桥。
5、很好的身体动觉
有人说,每个女孩子,都是天生的舞者。其实男孩子也同样适用。我们只要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在能够独立坐立的时候,就会随着音乐舞动身体。到大一点,拥有较好的平衡力之后,还能跟着节拍做出各种动作。
这其实就是孩子最初的身体动觉,激发他的这种能力,其实就是激发孩子大脑中关于运动的神经元细胞,让其更充分的成长。
Tips:婴儿期可以遵循自身的身体动觉发展特点,从最初的翻身、坐立、爬、走路、跑步、弹跳等。也通过设计游戏增加孩子的运动兴趣,比如跟孩子一起来个瑜伽等。等孩子长大了,可以依照他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报班,给孩子提供自由发挥的舞台。
6、自我认知能力
曾有学者给1000多名孩子做过自我认知的天赋测试,结果发现80%的中国孩子,天赋都很低。
关于这组调查结果,其实也很正常,因为,自我认知的能力是一个缓慢建立的过程。家长可以试着从某件孩子参与的小事中,帮助他剖析意义,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心理边界。
当孩子具备有弹性的心理边界,就能够时刻关注到自己对某人某事造成的影响,形成倾听和情绪反馈的能力。
7、认识他人的才能
这类孩子很会照顾别人的情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同理心"。 时常会换位思考,体恤别人。具有与人交往、沟通、组织方面的潜能。
如果你拥有这样一个"小外交官",记得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反馈,及时的表扬和感谢,会促进他们更好地发挥潜能。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创造更多与小朋友见面交往的机会,扩大孩子的人际交往圈。这些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健全人格和高情商都起着积极作用。
枕边育儿寄语:
我们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有的花,几滴露水就能开得绚烂,而有的,需要漫长的时间浇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好好养育,静静守望就好。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