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400多年的明代古刹北川南塔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17
导读

北川南塔寺现存有明代古建筑,接引殿和圆通宝殿,遗憾的是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使原本庄严壮丽的明代大雄宝殿坍塌毁灭,只剩下三尊佛像,寺院40多间房屋也成了危房,摇摇欲坠。 南塔寺地处北川,…

南塔寺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城南的火盘山顶,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是北川地区历史较为悠久的庙宇,也是北川县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火盘山顶远眺北川风光)

南塔寺历史悠久据《安县志》记载:1573年明朝万历年间邑令秦公宗防外敌侵入 ,伊建立高墩以敌之,号万人垒筑山峰一座,取名“好峰山”,因此在县城以南,后逐改为“南塔山峰”年久崩败。 1776年间在南塔山峰建造石塔,原名“云峰塔”,此塔共7层,高34.5米,占地100平方米,塔身精雕细琢,因塔周石刻全本《金刚经》,故塔名改为“金刚塔”。 1779年邑令张公仲芳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因塔设寺,南塔寺又名金山寺,修建占地1140.5平方米的三殿寺庙,供信人朝拜,距今已有228年之久,是安县历史悠久的古刹,也是安县文物保护之一,毁于十年浩劫。

南塔寺历史悠久据《安县志》记载:1573年明朝万历年间邑令秦公宗防外敌侵入 ,伊建立高墩以敌之,号万人垒筑山峰一座,取名“好峰山”,因此在县城以南,后逐改为“南塔山峰”年久崩败。 1776年间在南塔山峰建造石塔,原名“云峰塔”,此塔共7层,高34.5米,占地100平方米,塔身精雕细琢,因塔周石刻全本《金刚经》,故塔名改为“金刚塔”。 1779年邑令张公仲芳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因塔设寺,南塔寺又名金山寺,修建占地1140.5平方米的三殿寺庙,供信人朝拜,距今已有228年之久,是安县历史悠久的古刹,也是安县文物保护之一,毁于十年浩劫。

最近有网友问:北川南塔寺在修建是真的么?今天小编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北川南塔寺。

北川南塔寺现存有明代古建筑,接引殿和圆通宝殿,遗憾的是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使原本庄严壮丽的明代大雄宝殿坍塌毁灭,只剩下三尊佛像,寺院40多间房屋也成了危房,摇摇欲坠。

接引殿

接引殿

接引殿是2008年地震过后,南塔寺留存下来的古殿堂之一,是明清时期遗留的古建筑,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韦陀菩萨、及千尊药师佛佛像。殿堂内气势宏伟,庄严肃穆,朝圣礼拜者步入殿堂,仿佛置身佛国净土,一切烦恼杂念豁然消除。

大地震对当地的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感受到了“生死无常”的意义,于是南塔寺供养千尊药师佛,祈求药师佛加持,消灾延寿,国泰民安。

接引殿

圆通宝殿也是南塔寺未受灾的两座佛殿之一,属于是明代的榫卯结构建筑,供奉观世音菩萨。塑像极其庄严精美,慈祥中透露出自在,令人肃然起敬。

圆通宝殿

圆通宝殿

南塔寺地处北川,属于汉藏结合部,圆通宝殿的四壁绘有21度母塑像,也有33观音的挂像,在此能强烈地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特征。

圆通宝殿的壁绘

南塔寺自2016年农历10月27日动工修建大雄宝殿工程以来,至今大雄宝殿工程只有主体建好,因所需修建资金甚多,至今任未完工,实属遗憾。

修建中的大雄宝殿

修建中的大雄宝殿

北川南塔寺在修建是真的么?答案是正在修建中

2008年汶川大地震,位于重灾区的北川南塔寺遭受毁灭性打击,大雄宝殿被毁,只保留原有三尊佛像。寺院其余建筑也大多成为危房,多年来不断重建修缮。自2016年自常喆法师常住以来,带领四众弟子省吃俭用、陆续开始了南塔寺的修缮工程,由于寺庙财力有限,南塔寺大雄宝殿于2019年三月正式动工,因所需修建资金甚多,至今任未完工,实属遗憾。

后期【禅影纪实】将为大家带来北川南塔寺的后续报道!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