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如果伯格曼来拍《婚姻故事》会是什么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98
导读

女主觉得自己在这段婚姻里隐忍了太久,一直是她在迁就,感觉自己越来越渺小。 导演自始至终都对这两位保持着善意,导演的意思是要表达他们只是婚姻的受害人。 但两人在这场离婚案件中积攒了太多…

DrumTower West Theatre

文字 |思影

人天性渴望自由,享受轻松,讨厌束缚,害怕沉重。

人性是自私的,关于人性本善性本恶的争论一直没停止过。

不管刚出生时是带着善心还是歹心,至少我们都要承认,在长大过程中,我们骨子里都滋生了邪恶。

只有长大没有成长,人就会被邪恶(贪婪、自私、嫉妒、愤怒等)在无意识下操控。

成长则是用善意的理念、理性科学的方式压制它们,打败它们,升华人格。

越有涵养的夫妻一定越少争吵,但也并不一定越幸福,接近真理不等于接近生活,书读多的人没有会生活的人看的明白。

经营婚姻,是门学问,需要学习怎么成为丈夫和妻子,不知道如何当终生伴侣的人势必会给对方造成痛苦,继而反噬给自己。

离婚给双方造成的伤害之大导致很多人成为 “不婚主义者”。

婚姻是反人类的,在婚姻里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要拿来包容对方,原谅对方,委屈自己,何苦呢?

我个人是反对婚姻的,两个人是如此的不同,为了婚姻硬把自己扭成与对方相合的形状,这不是一种病态吗?

围城外的人前赴后继的往城内跳,去终结孤独,恋爱时的空间还能给人呼吸的自由。

进入婚姻后,逐渐感到窒息,越发孤独,想出城。

曾经可以帮自己排遣孤独的人最后成了自己最不想搭理的人。

人是孤独的个体,绝大部分时间需要独处,拥有自己的心灵角落,而婚姻里容不下这份孤独,容不下一方有任何精神出轨,矛盾随之而来。

被金球奖提名的 《婚姻故事》花了2小时,用一件离婚案来阐述这该死的婚姻。

男女主分别是一家戏剧院的导演和演员,男主年少有为,名气不小,女主刚出道时只能在洛杉矶接演色情电影。

和男主认识后,来到纽约转型为戏剧演员,结婚八年,女主决定和丈夫离婚,他们还有个八岁儿子,导致离婚事项颇为复杂。

他们对财产方面没有争夺的要求,主要是争抚养权。

离婚争抚养权的情节在很多电影里出现过,到这个阶段,夫妻基本上是翻脸不认人,一心要置对方于死地。

玩尽心机、使劲手段,不惜把对方老底全抖出来,爆料无底线,把对方能描多黑就描多黑。

如同电影里说的 “离婚律师能看到好人最坏的一面”,真是曾经最亲密的人却伤我最深。

女主觉得自己在这段婚姻里隐忍了太久,一直是她在迁就,感觉自己越来越渺小。

丢失自我是婚姻中的常见问题,女主不甘才华被埋没,决定重返洛杉矶,拍起了电视剧。同时申请和男主离婚。

离婚话题刚抛出来时,男女主协商好不请律师,私下协调。

他们先找了位调解员还是心理师之类的,让他们把当初爱上对方的理由写下来,并念给对方听。

女主虽然写下来了,但却拒绝念出来,原因很明显,这会让她更加怀念以前的日子,舍不得离婚,有碍她的未来。

后来女主在朋友的引荐下瞒着男主率先找了一位律师。

在男主以为他们还有机会重修旧好的时刻收到女主递过来的离婚文件,杀的他措手不及。

女律师摆了他一道,导致他毫无胜算。

女主的态度坚决,让男主相信离婚无可挽回,上庭前他们默默承受着离婚的痛苦。

这点主要体现在女主身上,男主给儿子念的那段睡前故事的结尾,说“他坚信这是一条正确的路”。

女主躺在一旁默默流泪,即使知道离婚是正确的,但放下过去,也包含了舍掉那些幸福,这些是人们难以断舍离的原因。

上庭后,为了争夺儿子抚养权,双方律师给对方泼脏水,努力把当事人描绘成合格的父亲/母亲形象。

导演自始至终都对这两位保持着善意,导演的意思是要表达他们只是婚姻的受害人。

法庭上他们本人没有剑拔弩张的向对方嘶吼,甚至在自家律师污蔑对方时,因为羞愧而低下了头。

但两人在这场离婚案件中积攒了太多怨气,肯定要向对方撒气才行。

这一幕发生在庭后,吵过架的爱侣对这幕一定感同身受。

他们争吵的目的是想让对方理解自己的委屈和感受,承认自己的自私和愚蠢。

但当两个人都这么想的时候,那就完了,根本吵不出个结果,自己的感受完全盖过对方传达过来的。

这场争吵还算和谐,并没有互相动手,以双方互相道歉结束,还算理智的。

关于婚姻英格玛·伯格曼拍过一部高分影片 《婚姻生活》(又译《婚姻情境》),长达3个小时,将充满欺骗、伪装和脆弱的婚姻剖析的很透彻。

里面的男女主在感情崩裂,男主企图挽回女主时对其大打出手。

相较来说《婚姻故事》温和很多,导演不想撕的难看,让观众仍保有对婚姻的崇敬。

但同时对婚姻学挖的不够深,没有触及让人不寒而栗的本质,伯格曼对婚姻的思考更加真实。

《婚姻故事》在拍摄手法上和《婚姻生活》有点像,人物后面是块空白背景,视觉上很单调。

人物看着也单调,好像复杂的不是人,是婚姻本身。

所以是复杂的人让单纯的婚姻变成地狱,还是单纯的人被复杂的婚姻变成魔鬼呢。

伯格曼的答案好像是后者,在《婚姻生活》里男女主离婚后各自组建家庭。

时隔多年他们双双出轨,在外幽会,又回到婚前状态,重新爱上对方。

是夫妻,每天都在眼前时,没有兴趣,分手后只能偷情却爱的分不开

婚姻真是激情的褪色剂。

《婚姻故事》的哲学性没有《婚姻生活》那么高深。

但它更加光明,它是想说,婚姻或许是种折磨,但自己不尝试一下总不甘心。

如果失败了,那就离婚,不要撕的难看,离了还能做朋友最好。

现在离婚率这么高,这种反乌托邦的爱情片适合多拍几部。

没人教我们怎么恋爱怎么相守,但谨记一条准没错。

和人相处中不要丢掉那个 理性的你、独立的你、魅力四射的你

自己内心强大,就不会去在意这些破事儿。

《婚姻情境》12.18-12.22 鼓楼西见!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