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御膳房有多浪费?明清宫廷一顿饭,吃掉普通人家300年收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90
导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厨房负责人有了自己专门的名称,叫做光禄大夫。 明清时期,光禄寺的机构日益庞大,而宫廷的饮食也越来越繁复精细。不仅用料越来越贵,而且饮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光是给皇帝的一…

在人们的印象中,宫廷生活通常都是非常奢侈,而其中生活最为考究的就要数皇帝了,不论是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是做工最好最精细的,特别是饮食。有时候皇帝的一顿饭就等于普通人家许多年的收入。

中国自从建立政权以来就一直特别重视统治者的饮食。从周朝开始就成立了专门的厨房,用来供给周天子的日常食物。不仅要求原料新鲜,味道可口,也能够避免别有用心的小人在饮食中做手脚。除此之外,这个厨房还要负责祭祀所用的食物和宫廷中其他人的食物。如果一旦出现差池,那么就要追究这个厨房负责人的责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厨房负责人有了自己专门的名称,叫做光禄大夫。从此之后这一官职便一直流传下来,虽然名称上有变动,但是他们的职责却一直没有变化。隋朝时期还专门增加了一个叫做尚食局的部门,与光禄大夫互相配合,共同负责御膳。光禄大夫主管的厨房叫做光禄寺,主要负责祭祀、朝会和礼宾的膳食。而且光禄寺还分若干部门,有的分管酒类,有的分管肉类,有的分管调料,分工十分明确。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明清时期,光禄寺的机构日益庞大,而宫廷的饮食也越来越繁复精细。不仅用料越来越贵,而且饮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光是给皇帝的一次御膳,有时就能够达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菜式。这样奢侈的一顿饭要花费3000两银子。而当时百姓辛辛苦苦一年劳作所得也不过十两银子左右,一顿饭要吃掉百姓300年的收入,可以说真是无比奢侈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