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 | 文
他画画就靠吹!网友:本事了得!专家:这不是艺术,只是民间工艺!
这位书画家副主席来头不小,全称是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不知是个什么来路。这年头看人不能看头衔,个个都很吓人。我坐在电脑前唱个鬼吼一样的歌,扭几下腰,就是著名的网红主播。我五岁的儿子看了个片子,就说他是超级太空联盟总长,问他总长干嘛的?他说,总长还要干活吗?什么都不干!要不然要这个小宇宙干嘛!所以,不能看头衔,要看是否有真本身。
这位书画家副主席说了,我的真本身,就是画画靠吹!靠吹?那不是跑江湖的书画家的看家本领吗?不错,也可以说是一种本事,但多为人所不齿。不过,这位书画家副主席说的画画靠吹,自然不是吹牛皮的吹,而是画画的一种技法。就是把墨汁或颜料泼在宣纸上,用嘴巴不断地吹,从而在纸上形成变化多端的各种痕迹,由于这种特殊的创作方式,在吹的过程中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从而让创作充满了挑战性。
其实,这和泼墨是孪生兄弟,一个往宣纸上泼,一个是泼了后,用嘴巴去吹,把墨吹开,吹成各种想要的形状,譬如像图一吹成一个小孩凌乱的头发,或者像一株长满枝枝叉叉的树,像岩石上深深浅浅的青苔,也可能什么也不像,那就当是一幅抽象派的画……总之,因为吹的力度和节奏,会形成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吹画的独特魅力之一。
吹画不同于用毛笔作画,用嘴吹肯定比用笔画要来得费劲,不过这很能锻炼一个画家的肺活量,你看他吹画的时候,鼓起腮帮子要在墨渗入宣纸之前,尽最大可能地吹出各种形状,而且还要不停地吹,要一口气接一口气把墨往前吹,还要不断调整吹的方向和角度。
据说,要完成一幅吹画,至少得不断地吹上百次,这样吹下来,不仅弄得腮帮子疼,而且还会有头昏脑胀的反应。今天要说的这位书画家副主席功夫可不得了,他叫袁建国,以“一滴墨、一张纸、一口气,吹成一幅画”的特色,成功申报了“非物资文化遗产”。
袁建国出生于中国甲骨文发源地殷商古都安阳,从小爱好书画,唯独对吹画很痴迷。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他从唐宋元明清历代民间吹画中汲取营养,并在纸质的选择、颜料的应用、吹画的方法、画面构图以及技法创作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一套技方,其中以吹画梅花为他的一绝,作品不仅有着浑然天成的趣味和写意画的意境,同时也充满了传统中国水墨画的意蕴。
很多网友看了他吹出来的梅花,都觉得这吹功真是了得!那梅花树的树干和树枝质感很强,墨色变化丰富,形态多姿非同一般,就算用毛笔画也不一定能画不出如此好的效果。
而专家却认为,这些画梅花的作品,不只是靠吹,吹只是用在了树干和树枝上,而点花瓣,画小鸟等,依然用的是毛笔,这个是没有办法用嘴吹出来的。这种技法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只是一种民间工艺。
对于这种吹画,你怎么看?欢迎发表评论。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