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本无价 远山近水皆有情
——试论赵凤岐先生和他的写意山水
文|徐志刚
“五四”以降,西风东渐。
近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始终处在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激流当中。在救亡心态驱使下,百多年前备受推崇的运用西方绘画理念和方法对传统中国画进行改良,“以西润中”、“以西启中”、“借洋兴中”、或曰“中西融合”的观念,一直是一代代勇于创新的中国画家的愿望与追求。在这条艺术探索之路上,行者多多,成者寥寥;其影响最大者,当属以徐悲鸿、蒋兆和、李可染为代表的新写实派和以林风眠为代表的新写意派,以及被称为背篓画家的吴冠中先生。
早在上个世纪初,徐悲鸿先生就在他的《中国画改良论》里适时应世的提出——“中国画学之颓败,今日已极也”,鼓吹中国画改良。我们暂且不论他本人在中国画改良的艺术实践上做得如何,迄今为止,他所提出的对中国画要“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却准确和全面的为后人指出了中国画改良的方向。
对当代中国画的画家来说,单纯走传统之路,无疑是走在一条末路上。先人已经在意境和技巧上把中国画应有的把戏或曰手段都已发挥到了极致,几乎没有给后人留有空间。走“中西融合”的中国画改良之路吧?可中国画与西画本来就是异质的,“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融什么?怎么融?这难道不是一条荆棘密布的绝路?!
林风眠先生在这条艺术之路上走过……
林风眠无疑是较为成功地融合了中西绘画艺术的一代宗师,在他的融合中,始终没有失去的是中国画的韵味。他1919年赴法国留学,就读于第戎国立美术学院和法国高等美术学院,在克罗蒙教授的画室中学习时,就在当时第戎国立美术学院的院长耶西斯的教诲下,树立了“艺术不应该是盲目写实,而应该创造。创造的源头应该是在自己的民族传统中”的艺术思想,开始了他在西方研究东方艺术的历程,走他自己“中西融合”的路。毕其一生,林风眠最终在“线”和“色”上完成了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突破。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有人这样的评述林风眠:“融合了墨和油的趣味,平衡了古典作风与现代技巧……终于在历史上,在绘画上,他第一个真正综合了东方与西方,融化了二者的艺术”。学界认为:他借鉴了西方现代绘画中的造型观、构成观、艺术观,像塞尚、马蒂斯、莫迪里阿尼、毕加索等人,他都毫无痕迹地、创造性地移入中国艺术中,表现的却是中国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在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寂寞无人之境”。
吴冠中先生在这条艺术之路上走过……
和林风眠一样,吴冠中也是留法的。因其对中西方绘画文化的触合实践独步当今中国画坛且影响巨大和深远。其画作虽价值连城,可他的画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学界似乎都一直没有定论。上个世纪末因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或曰“没有审美效果的笔墨等于零”而引发的论争其硝烟至今犹言在耳。张大千先生曾在他的《画说》中这样写道:“一个人能把西画的长处融化到中国画里面来,看起来完全是国画的神韵,不留丝毫西方的外貌,这定要绝顶聪明的天才同非常勤苦的用功,才能有此成就,稍一不慎便走入魔道了”。我相信,张大千先生说的此番话,一定不是针对吴冠中的。学界认为:吴冠中的探索极有意义,至少他让人们看清了中国画改良在走多远之后会成为另外的东西。
赵凤岐先生在这条路上走着……
赵先生出生在一个宗教之家,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受母亲的影响,襁褓中即受洗成为天主教徒。幼年曾有幸师从国画大师赵望云先生并和赵家过往甚密。七十年代中期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专业,先后得到杨祖述、周本义、全山石等名家教诲和指导。30多年前,他自西画进入中国山水至今,其笔下的写意山水有着极强的文人画倾向,禅意十足。他笔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村一居无不显现他忘情于山水,气定神闲,心无旁骛的博大胸襟。构图则得益于他的西画和多年的艺术教学与实践,奇崛险峻,不拘形似,出人意料,气象万千。“漫将一砚梨花雨,泼湿黄山几段云”。在他的写意山水里,写意造境气韵非凡举重若轻,云烟雾霭格调空灵。南宋罗大经日:“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泉者,不能绘其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非不能,实不易也。而在赵先生的山水画里,一湾水就可以让观者领悟到长江之九曲,黄河之危急;一片石就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秦岭之博大,华山之万仞。
在赵先生的写意山水中,我们尚能清楚地感受到西方艺术思想对他的滋养,能清楚的看到他扎实的速写功底和水粉、水彩等西画的影子,这些,都已对赵先生“中西融合”的写意山水的形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构图上,他将西画“块面组合”的造型特点成功的转化为中国绘画源于书法的“点线结构”。色彩上,虽依然保持着中国画以水墨为主,颜色为辅的传统,但在某些局部,又能大胆设色,恰如其分的运用色彩冷暖的差异,即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和对比,又强化了画面对人的视觉冲击。在赵先生的写意山水中构图上,以无当有,以白当黑,删繁就简,大胆留白,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绘画中暗含的哲学理念,同时,也给我们创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潘天寿在他的《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这样写道:“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赵先生在充分运用和掌握中国传统山水画皴擦点染等技法的同时,“常、变结和”,把水粉画的小笔触和中国画的各种皴法相结合相融合,正在形成着自己的独特笔法。
王昱《东庄画论》中说:“学画所以养性情、且也涤烦襟、破苦闷、释躁心、迎静气,昔人谓山水家多寿,盖烟云供养,眼前无非生机,古来名家享大耋者居多”。在赵先生的写意山水中,人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六十多年的人生历练,三十余载的从教生涯,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绘画实践的陶冶,使他的内心世界清澈、纯净、丰满、空灵、博大。张大千先生极力主张的“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在他的写意山水中几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无论是作画还是做人。
作为赵家六子赵振陆的童年玩伴,幼年的赵凤岐曾常住赵望云先生家中,在赵老先生家中,赵家夫妇待凤岐与自己家子女一样。这样便使得赵凤岐常与赵望云、石鲁、方济众、何海霞等……老一辈艺术家有交集,老一辈艺术家在为人处事和绘画创作上对他的影响极大。赵先生说:“老一辈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走过的艺术道路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画家,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艺术之路有多重要。这些年,我在写意山水画上的坚持、否定、探索,再坚持、再否定、再探索都是为了此”。
《荀子•王霸》载:“杨朱哭衢途”,此处之“衢途”既人们常说的歧路。赵凤岐先生他的所谓“中西融合”写意山水画的创作和探索,是一条通向理想彼岸的大道还是一条“衢途”?目前,我们还不为所知。鲁迅先生在他《故乡》中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此,让我们借用鲁迅先生的吉言,愿赵凤岐“中西融合”的书画之路,能和在这条路上的林风眠、吴冠中等先行者一样,给当下中国的写意山水带来新的希望。 “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当下,在陕西的画坛卓尔不群赵凤岐先生,无疑值得我们有更大期待的。
徐志刚于龙首塬痴懒斋
2018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