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安,我带你去古墓蹦个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68
导读

但其实,西安不只有大雁塔和兵马俑,西安同样也有“诗和远方”,西安从来不是红在了抖音时代,它从来就是“顶级流量”。 在2019年参加热播综艺《乐队的夏天》的 黑撒乐队,就是一支西安土生土长的乐…

上个月,一则抖音上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与游客牵手的短视频爆红。

视频火爆后,根据大唐不夜城保安的不完全统计,现在想要跟不倒翁姐姐牵个手的游客每天都要 挤坏了好几根隔离栏杆。

再加上年中的一部爆款口碑剧《长安十二时辰》,西安这一整年都在网友的热议之中,但其实西安的“走红”远不止这几年光景。

从 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蓝田人在此居住, 到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的氏族公社聚居,再到从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的1140年间担当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朝代定都于此。

西安,这座拥有厚重历史的城市可以算得上是 “千年长红顶流”。

实景式体验“上班如上坟”

全中国最难修地铁的城市,西安一定要榜上有名。

在西安地铁修建2号线时,曾挖出了 130多个古墓,从张家堡的西汉古墓葬区、北关的西汉皇家苑囿,从唐到明的古城墙遗址,小寨站的南朱氏藩王墓冢等等。 在2号线坐一趟地铁,花7块钱就可以途经57个文物点,从西汉一路体验到大明。这也把西安文物局忙的焦头烂额......

△ 在?来个西安地铁笑话

跟西安同一年申报建地铁的南京,现在人家修到了10条线,而西安还在埋头挖着五号线, 甚至中途还挖到了一个秦朝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

不止修地铁,西安每一个施工项目最后都有可能变成考古挖掘地,地底下不挖出个古墓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西安的大学。

西安各大学也因此展开了一场 古墓battle:

西汉著名的酷吏 “法律祖师爷”张汤墓在 西北政法大学被挖出,这等缘分真的是祖师爷显灵,于是西法大学子考前纷纷来拜祖师爷求不挂科。

西安财经大学有 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墓,挖出了象征身份的“天子驾六”(tip:古代一种礼制,皇帝级别出行用六匹马拉车)。

西安交通大学有 汉代壁画墓。

西安理工大学有 唐代公主坟,因此号称“皇家理工大学”。

还有一个有 600多个墓的“古墓派”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战国秦汉唐时期的墓应有尽有。 西安人们的日常就是真·坟头蹦迪。

但其实,西安不只有大雁塔和兵马俑,西安同样也有“诗和远方”,西安从来不是红在了抖音时代,它从来就是“顶级流量”。

“千岁老人”也会唱摇滚

虽然西安拥有几千年文化底蕴,但它可不是个老古董。

西安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现代一带一路中心枢纽;

历史和现代的巨大反差在西安统一,时尚和古韵在西安奇妙的融合;

它既不老土也不沉闷,甚至一直走在文化艺术前沿, “文化自信”那可是相当高!

1、摇滚:西安的城市基因

从90年代起,西安就是中国的“摇滚重镇”。 有标志性的“魔岩三杰”的张楚、写出《蓝莲花》的许巍和唱着《灰姑娘》的郑钧,90年代开始西安诞生了上百支摇滚乐队。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在中国摇滚乐坛,西北汉子们带着他们特有的地域气质尽情挥洒着豪迈和直爽。

在2019年参加热播综艺《乐队的夏天》的 黑撒乐队,就是一支西安土生土长的乐队,他们用着西安方言和诙谐幽默的方式唱着西安这座城市的生活百态,用他们的话说就是 “我们唱的是秦始皇的口音”。

而西安古城墙根底下,几百年来还流传着一段原始而又粗犷高昂的腔调— 秦腔。 秦腔那股子豪放、苍凉像一声声呐喊,听着像极了摇滚的祖师爷。可见,摇滚气质一直刻在西安人的基因里。

什么,你说你没听过秦腔?

你等着,我给你来一段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2、西影厂:中国电影半壁江山

西安除了音乐,还有更为牛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田壮壮等等代表中国第五代导演都是从西影厂走出。

1988年,张艺谋带着他的导演处子作《红高粱》来到柏林,一鸣惊人夺得了金熊奖。 此后,中国大陆共四部电影荣获金熊奖,其中三部出自西影厂,而第四部《白日焰火》的导演刁亦男还是西安人。

另外还有 三部戛纳获奖电影, 两部威尼斯金狮奖得主, 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中国大陆电影也全部出自西影厂走出的导演之手。

西影厂和它培养出的导演撑起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影节获奖的半壁江山。

你以为你能听得懂西安话?

但其实...

随着西安电影艺术的繁荣发展,西安方言也在影视作品中大放异彩。

张艺谋执导的喜剧电影《有话好好说》里,张艺谋用方言喊的一句 “安红!额爱你!安红!额想你!额想你想的睡不着觉!”成为了经典名台词。

而我也曾经天真的以为,听得懂武林外传佟掌柜的几句“额滴神啊”我就听懂了所有陕西方言。

但当真正的西安话 “嘎达马西”, “谝闲传”, “嫽扎咧”, “么嘛达”出现在我面前,我光是认字儿都有些困难......

西安话里还有一个词儿 “克里马擦”,乍一看仿佛在口吐芬芳。 但其实,它的意思是“快点儿”“赶紧点儿”。

这我就不禁开始疑惑了,这四个字从中文角度怎么看都跟“快”的含义不搭边啊? 其实,这个词是在大唐时期波斯语传到长安留下来的方言。而据传说,日语也在唐朝时期受了西安和陕西方言不少的影响。

现在 日语中有200-700个音接近西安方言,比如“是不是”这个词语:

西安方言发音是:dei si,日语发音是:dei si ga

西安话和西安这座城市一样,即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开放包容。 西安话和西安人也都有着一份历经时代沧桑变迁后的气定神闲和悠然自得。

即使西安一次次登上热搜,一次次成为抖音热门,也远远不止这几个爆红景点值得一看。

来到西安的你,可以放弃“打卡式”旅游,试试喝着冰峰汽水吃一碗羊肉泡馍,悠悠闲闲的穿梭在古老城墙和现代高楼中,亲自体验这种奇妙的古今穿越感。

“顶级流量”西安请你带着盛唐的光环接着红下去吧。

主编:比安卡

策划:苏淼

撰文:苏淼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