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成都,却不曾听闻大邑县。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县城,大邑县山清水秀,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有加,有四川“蜀之望县”的别名。这是我生长的故乡,也是我一生最热爱的土地。
我叫刘刚,今年61岁,前半生的精力都都花在大邑县身上。参加工作的时候,跟着同事一起在大邑县到处跑,几十年下来我熟悉这座成都西边县城的每一个角落。但在退休之后,我却更停不下来,每天都想着能够为这座县城做点什么。
大邑县为成都市远郊县(三圈城),主要以农业为主。乡村地区若想从地里扒食只能够勉强温饱,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的命运。乡村地区的年轻人为了生计,往往出远门打工,家里便剩下了许多留守老人和孩子。
参加扶贫工作时,我和同事经常去看望需要帮助的村民。十几年前的大邑县,山道其实并不好走,歪歪扭扭的山路就连多年经验的司机,都要小心翼翼地握着方向盘。碰到比较偏僻的村落,有时只能提着物资走上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抵达。
扶贫的过程中,也让我对大邑县的许多村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发现有些村落背靠优美的大山,农家生活犹如诗歌一般,本地人文历史十分丰富,蕴藏着巨大的旅游价值。但这好山好水,田野农居却无人赏识,默默地留在群山中。
如果让更多人知道大邑县的美,也许老百姓的生活会得到更好的改善。 抱着这个念头,在我55岁内部退养后,有了更多的时间背着相机,希望让大邑县的山清水秀,淳朴的风土风情被外界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
雾山乡的千亩梨花、川王村的千亩油菜花、黎沟村的西岭雪山、古朴的新场古镇,隐匿在鹤鸣山腰的幽静道观,飞凤山的千年药师岩石窟,被银杏包围的白岩寺,建于东汉时期的开化寺。只要我知道的,听到的风景,我都会背着相机去拍。
风景四季不同,所以有些地方一年都会去好几次,而为了保持照片的时效性,去年去的地方,今年也要再去一次。这十几年下来,光是存照片的硬盘都不知道用了多少个。
碰到一些季节性的景点,还要保持时刻关注天气,有时还要委托老乡及时告知。西岭雪山的第一场雪何时下,梨花什么时候开我都要尽量第一时间去拍。到后来,走得地方越多,越发现大邑县的美,也愈发地渴望分享故乡的美好。
拍得多了,也开始陆续引起许多网友和媒体的关注。通过这些照片,大邑县的山水之美,风土人文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分享。现在,许多成都市中心的游客,都会选择大邑县来度过周末的时光。
正如我要说的是,来大邑县吧,这里没有商业化,一切自然风光、历史人文都还保留着原生态。无论你是来登山的驴友,还是探访文化古迹的游客,又或是一名深爱摄影的达人,你都可以在大邑县找到最真实的面貌。而我也相信,旅游业会给大邑县老百姓带来改变,它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被人们去认识,而我要做的就是这项工作。
这十几年来拍着拍着,村落里的孩子就长大了,走着走着山路就越来越好了,看着看着来到大邑县的游客就多了,而我自己的头发不知不觉就白了。但一切都没变,我依然会背着自己的相机,把家乡的美好镜头向外界展示,这是一个退休老人一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