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梗”,WTO上诉机构“瘫痪”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57
导读

WTO上诉机构有着世贸组织“最高法院”之称,其裁决被认为是世贸组织成员贸易争端的“最终裁决”。美国利用自己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使上诉机构无法正常运行,这样就算别国想要进行上诉,上诉机构也没办法受…

12月11日,WTO上诉机构正式“停摆”,仅仅剩下一名法官!

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于改进上诉机构的草案并未通过,上诉机构将于11日正式“停摆”。这标志着有着25年历史的WTO组织正在陷入崩溃。

WTO上诉机构有着世贸组织“最高法院”之称,其裁决被认为是世贸组织成员贸易争端的“最终裁决”。

作为争端解决机制的一部分,上诉机构常设7名法官,每人任期4年,每起案件至少需要3名法官进行审理。从11日起,上诉机构将只剩一名法官在任。

这就意味着WTO上诉机构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将陷入无限期的“瘫痪”阶段。

那WTO上诉机构怎么会突然之间“停摆”呢?原因是美国的阻挠。美国方面给出的理由竟是世贸组织对美国“不公平”,认为世贸组织贸易机制让美国在与它国贸易中“吃了大亏”,让其他国家“占了便宜”,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早在2018年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将WTO称作一场“灾难”,称“世贸组织让美国几乎没法做生意”。

其实美国对WTO上诉机构的“怨言”已经心存已久,只是所有的“不满”现在才开始“宣泄”出来而已,并且针对上诉机构的一连串“行动”从几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今年11月份,特朗普不仅否决了118个成员国提出的尽快启动上诉机构大法官遴选程序。甚至决定削减这些法官的薪资来逼迫他们辞职。
更有甚者,一名美国籍法官托马斯·格雷厄姆的任期到期后还公开表示,现任的上诉机构总干事沃尔纳·茨德克在审理各国争端案件时,有不公平倾向。

所以,美国一心想要拿回贸易的“主动权”,只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绕过WTO的贸易机制。当别国在贸易上遭遇不公平的时候,必然会通过上诉机制进行上诉,如果证据确凿最终美国胜诉,这样美国显然会很“被动”。
第二种:将WTO上诉机构搞“瘫痪”。美国利用自己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使上诉机构无法正常运行,这样就算别国想要进行上诉,上诉机构也没办法受理,最终只能落个投诉无门的结果。

两害相较取其轻,美国自然很聪明地选择了第二种。

美国阻挠上诉机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美国第一”,让美国享有“特权”,用“美国优先”代替现有的贸易机制。

在成功摆脱WTO贸易机制“束缚”之后,美国重新获得了“贸易自由”,终于可以对其他国家一个个“算账”了。

所以,美国的真实意图已经露出来了,再一次把隐藏在身后的“关税大棒”拿到了公众的面前,摆出一种非常粗暴强硬的态度:赚了我的钱给我还出来,一言不合就加你的税。

随后,美国“有理有据”地先后开始对全球多个国家加征关税。

去年3月,特朗普宣布对巴西和阿根廷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
从6月10日起,美国对所有从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征收5%的关税;
从去年12月开始,美国连续几次对中国几百上千亿美元的商品多次加征关税;
12月10日,美国可能对价值24亿美元的法国进口产品征收高达100%的关税,以回应法国对美国科技巨头征收的“数字税”。

当这些国家遭遇美国强加“关税”的时候,第一时间肯定都是向世贸组织进行上诉。然而现在,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已经“瘫痪”了。所以现在对于美国来说,消除了上诉机构的威胁,也不用担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在上诉机构“失效”的情况下,这些国家要么选择“顺从妥协”,要么就是“起来反抗”。根据以往的经验,最好的结果就是回到谈判桌,美国在谈判中逼迫对方做出“让步”,趁机从中捞取“好处”,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前,美国选择一个又一个地退群,从最开始的TPP,再到后来的《伊核和谈》以及《巴黎天气和谈》,再到后来拖欠联合国会员费,美国一次次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

美国现在显然不会罢休,还会朝着其他国家继续挥舞“关税大棒”,这就给不确定的全球贸易市场又添上了一份乌云。如果美国继续这样下去,无疑会将世贸组织逐渐“架空”,并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贸易规则,这对WTO成立以来多边贸易体制会是一个最沉重的打击。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1709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