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每天都有很多意外发生,每当意外发生时,绝望的我们都希望能够有好心人帮我们一把,帮助我们逃离危险。助人为乐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是如今也有一些见死不救的事情发生。长沙一名9岁男童在自家小区遭到一名男子的袭击,最终被男子活活掐死。事发当时有不少人在现场围观暴行,却无一人上前制止,引发巨大争议。这一事件,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长沙汇城上筑小区9岁男童棋棋在上学时遭到30岁男子冯某华的突然袭击,棋棋奔逃数十米后在一处台阶处摔倒,随后被冯某华扑倒,被其用改锥袭击、拳头殴打,直至被活活掐死。事发时间是中午1点半,光天化日之下在小区里发生这一惨剧,让人气愤。事发时有很多人围观,但是大家都惧怕于行凶者魁梧的身材,不敢上前救人,引发网友争议。
对此,事发当时现场的群众也做出了解释,有老人说想上去拉,但怕控制不住,希望建筑工人上前,但是他们没去。建筑工人表示自己和工友拿了工具想上去,但是看到小孩似乎已经不行了,而且行凶者用改锥戳自己的肚子威胁自杀,他们怕担责任,便没有上前。
其实当120来到时,棋棋还有微弱生命迹象,如果他被及时抢夺过来,及时急救,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之所以没人上总结下来有两点原因,第一点是,没有带头上;第二点是怕担责任。事实上,当行凶者父亲询问赶来时,他一个人就一把夺下男子手中改锥,将其制服,其他人此时也顺势一拥而上将其压制。其实,原本“救人”就是这么简单,行凶者只是一个纸老虎而已,就缺一个领头人而已。
但是,却依然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救人救出麻烦来怎么办?
在这次事件中,最有希望救人成功的就是最先到场的几个农民工,但是他们犹豫了,为啥?
那些勇救落水者的人,他们搏斗的对象是水,救人之后不会有后续的麻烦,但是这个事例中是一个人。试想一下,当时如果他们扑上去救下男孩,但是却意外伤到了行凶者,或者行凶者在争执中自己捅死了自己,事件会怎么样?
这起事件之所以爆红网络,是因为9岁男孩因没人施救,被一个大男人活活打死了。如果男孩没死,根本就不会爆红网络,我们大家也都不会知道这件事,而这件事也只会是一次普通的治安纠纷而已。事件性质不一样,后续的处理方式其实有质的区别。
行凶者“只是”伤了男童而已,此时他不是人人唾骂的杀人凶手,他也变成了受伤的弱者。冯某华患有精神疾病,他打伤了人可能啥事没有,但是现场的围观群众不一样。
在自卫中,自卫程度和被侵害程度是要对等的。此时,行凶者的家属可能就会讹上农民工,要求他们赔偿医疗费,那这时,有一种“特色”处理方式就是“调解”,不管对错,用“和稀泥”的方式进行“人道主义”赔偿。
也正是往常这种“和稀泥”的解决问题方式,让几个人生地不熟的农民工在生死关头犹豫了:他们又不是本地人,又不是不差钱的土豪,惹出麻烦来怎么办?万一这个男人以后来报复我怎么办?
我们只是看到表面,但是他们却是要一直在那个地方生活的。好人未必有“好报”,这个才是现实,虽然无奈,却真实。很多人沉默了。
我们现在以上帝视角看这件事,认为几个农民工当时太怂了,如果救了孩子他们就是英雄。可是实际情况是,他们当时救了孩子,他们也不一定会成为英雄,相反还可能惹下无尽的纠纷,还记得福州的见义勇为反被拘福州赵宇事件吗?
救人反把自己救进牢里,好人没有得到应有“保护”,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
我们该扪心自问的是,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当看到一个人处于危险时,我们思考的第一件事不是怎么冲上去救他,而是在思考“我冲去上救人会不会惹上麻烦”,那就说明一定是某个地方出错了,让“好人”不敢去做好事。究竟是哪里错了呢?
长沙9岁男童遇害事件的思考:假如路人救了男孩,却伤到了行凶者 !
长沙9岁男童遇害事件:农民工一句“不敢上怕担责”,这才是真实的现实!
你认为是哪里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