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完成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而军舰在航行数月后就必须要返回港口进行维修保养,那么,军舰在保养期间,舰上的数千名人员会去做什么呢?可以给自己放个假吗?
以美国海军为例,同样的,美国的每一艘航母在完成一次作战部署后,都会进行一次维修保养,时长为4-12个月,用来保证航母在高强度的作战部署后保持良好的状况。而每过3年,所有航母都会进行一次较长的维修,这个时间一般在12-18个月,在该期间,航母可以进行一些较大的改造工程,维护航母长久以来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当航母服役时间超过22年后,便会对其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改造,且每艘航母也仅有一次“大修”,在大修期间,会对航母进行全面、彻底的升级改造,包括在更换核燃料方面,来确保航母可以紧跟时代步伐,继续服役20余年。由此可见,航母虽被称为海上霸主,但实际上是比较脆弱的,特别依赖后期的维修保养。
在对航母进行维修改造中,舰员也会参与其中,很多时候都会成为维修的主要人员,并非是我们印象中的,到了维修厂扔给厂家修理。因此,在此期间,船员便会和船厂的普通工人、工程师一起工作。之所以船员也要参与其中,主要是因为航母的装备特殊,航母作为海军最大的作战舰艇,仅靠厂家的人力物力难以保证快速完成工作,再加上维修改造量较大,船员在航母上服役时间也较长,比起厂家来说更加熟悉船上的设备系统,可以保证改造维修工作的高效,再加上船员是航母上的主要“用户”,在航母的改造维修中可以提出重要意见,因此,在航母维修期间,船员们的参与意义重大。
而航母上的主要作战人员---飞行员,会在陆地上投入大量的训练,反复地练习,保持状态,并对舰载机的维修保养全程参与。有些船员会借此机会进入相关机构、单位学习深造,并且可以轮流休假外,更是不少船员会进行短暂的探亲,除此之外船员要进行体能训练、模拟训练等,不会浪费一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