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古玩收藏水很深,主要是因为自己经验不够,却有一颗“暴富”的心。在网上到处寻找哪里可以出手古董的过程中,选择性无视掉那些真正分享经验的文章,一味的追求“高端市场、快速交易、土豪买家”等字眼,这样的心态正中骗子们的下怀。于是原本只值几百块的古董,却被骗子虚假的在后面加个万字。到最后交了大量前期费用,古董没卖掉,还怪买家有眼无珠看不上自己的“宝贝”,不正确的收藏态度,等来的肯定是负面结果。
第一种:高古陶罐
有位藏友说了自己的经历,他爷爷过去在地里挖出来两个陶罐,在家里放了很多年。如今在网上找了“专家”鉴定之后说是汉代的,估价300万一件,两件就是600万!藏友此后便辞了工作,一门心思想上拍卖拍出个好价钱。最后花了有六万多块钱上了各种拍卖,结果无一例外全是流拍的结果,为什么拍不出去呢?因为它们确实如“专家”所说是汉代陶罐,但600万是白日做梦,能卖600块就不错了。高古陶罐的文化价值大于经济价值,它们大多属于老百姓的常用生活品,器型、花纹、釉色无从谈起,都不符合当代审美标准,艺术性不高,自然卖不上价。别以为年代远就值钱,路边随便捡块石头也有上亿年历史了,难道也能值钱吗?真正火的是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哪怕是民窑也比高古陶罐都贵得多。
第二种:普通银元
可以说银元是收藏市场最稳定的品种之一,年年都在涨,但是这种涨是符合市场预期的。比如说去年一枚三年的大头在800元左右,现在已经突破900元了,品相好的卖个几千还是无压力的。但有些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想把通货银元卖出上百万的高价。像龙洋、船洋、川银、大头小头等品种,都是当年的流通货币,发行量很大,哪怕如今市场存量已经逐年缩小,也是慢慢增长而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天价。有人说:“我手里有“大珍”品种,它们是真的值几百万。”但现实却是见光死,拿出来的所谓“大珍”字体臃肿,颜色不是惨白就是发黄,是火气极重的地摊货,古玩市场几块钱随便买的那种。人们只关注价格,却从不关心严谨的真伪问题,才是大量骗局存在的根源。
第三种:传统玉饰
和陶瓷正好相反,高古陶瓷工艺不行,材质不行所以很便宜,宋元明清的瓷器工艺达到了巅峰,所以极其昂贵。而玉器中的高古玉,不讲究材质,所谓七分工、三分料,高古玉的文化研究价值与当时社会的装饰、审美、财富、权利有直接关系,所以哪怕明清时期顶尖的宫廷玉器其价值也比不上高古玉。而很多人家里祖传的那种玉饰,更谈不上有多高的价值,只能说是民俗老物件,料子极差,工艺只能说入眼,能卖个几百块就算不错了。而且玉文化中有“玉认人”的说法,所以现代人宁可买新玉也不想买老玉,这和高古玉那种文物价值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家里有传统民俗老玉饰的,别想卖多大价钱,留着传给下一代吧。
第四种:民俗铜镜
这种老铜镜,好一点的配以五子登科、吉祥如意、状元及第等祝福语,或者雕刻上一些民俗风景图案,通常市场价好几千元。差一点的干脆啥都没有,素面朝天,哪怕是宋元时期的,也就只能卖个几百块钱。如果不懂得市场行情,就用最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这些铜镜工艺简单,纹饰模糊,材质欠佳,通常伴以裂痕、破损,民间存世量很大,价格自然高不到哪去。真正昂贵的铜镜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时期,都是文物级别,其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兽纹、八卦纹等,一两千年前的工艺都堪称顶级。在过去只有帝王贵族才能享有,说白了只会出现在出土之物中,远不是传世的普通铜镜可比。
第五种:呆板佛像
佛像类辨别起来要容易许多,因为工艺差距特别大。制作精良的佛像熔铸锻炼非常繁复,从泥塑到冶铜,从塑胎到脱蜡,最后再到修饰打磨与鎏金镶嵌宝石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而很多藏友祖传的佛像大多制作粗糙,形象呆板,开脸极其随意,肉眼可见与顶级佛像的差距。金光灿灿和黑不溜秋,好看与不好看,有点审美意识的都能看得出来。这里就不讨论高仿佛像了,因为高仿品都是工艺顶尖,有能骗到收藏家的技术,价格也不会低。远不是这种几百块钱的呆板佛像可比的。
介绍的都是普通常见品种,目的是让新手少一点浮躁,多一些沉稳。事无绝对,真正有经验的高手,能根据品相、版本等细微的差别找出来特殊品种,你只能卖几百块钱,人家就有本事卖几千上万。这一切的大前提就是眼力、魄力与心态。古玩市场如今假货遍地,“国宝”能大量批发,已经鲜少有诚信经营的商家。假货冲垮了信任,让手里有真正好货的藏家都难谈出手,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连藏友都称不上,拿着一些根本不值钱的古董,只想赚大钱走人,最后却养肥了一家家挂羊头卖狗肉的艺术品公司。还是奉劝一句,如果你不喜欢收藏,纯想靠古董赚钱,还是别入行了,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可以一步登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