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似普通的烧饼,一天能卖一万个,当地人天天排大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99
导读

这个无锡传统名小吃通怕很多当地人都不常见了,“鸡子大饼”,把鸡蛋打在了油饼里,这次无锡之行,第一次听说、第一次吃。在逛完了惠山古镇后,来到横街口那里的翠山云厨吃饭,同行的当地朋友看到鸡子大饼后眼神都…

无锡被誉为“太湖明珠”,所以在无锡游玩,太湖三白(白鱼、银鱼和白虾)自然不能错过。不过任何地方最好的东西一定都不是那些宣传得天花乱坠的,而是那些巷子里的老味道,或是当地人天天都排队等候的地方。

说说小娘子这次无锡之行印象最深刻的几样美食吧。第一就是在惠山古镇的巷子里,一大早,浓浓的市井气。本来去的时候我还没睡醒,可一屋子的菜香味和当地人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气氛一下子就让我的味蕾兴奋了起来。

老无锡人的早饭一点都不逊于广东早茶的早饭,四喜烤麸、木耳笋干、油面筋、盐水小河虾、螺丝、银鱼炒蛋等等,而且一大早,很多人就推杯换盏起来。

老无锡人有早酒文化,繁忙的市中心是见不到的,因为惠山古镇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免费的,而且这里的几家餐馆都很地道,所以当地很多上了岁数的人一大早便会到镇上吃早饭。早酒并不会多喝,只是低度微甜的黄酒,几个好友,几样小菜,图得是个高兴。

早酒喝完,再吃一碗素面或浇头面,美好的一天就开始了。别看是一碗普通的素面,吃起来真是顺滑爽口,香味四溢。当地人说,因为和面的时候里面加了很多鸡蛋,所以才会这么好吃。

浇头面的各种浇头也是极其丰富,当地人还有一句顺口溜,“早面呱呱叫,早酒蛮闹猛”。

螺丝也是南方人最爱吃的河鲜之一,吃的时候完全不用牙签,只需在炒之前把螺丝的尾巴剪了,做熟后用嘴巴一撮,肉就直接进嘴巴了。

无锡排骨绝对是无锡的一大特色,感觉无锡和上海人的口味都偏甜,不过上海的糖醋排骨通常分量都很小,可无锡的分量好大啊。在惠山古镇惠山油酥饼店吃的这个,一块排骨就是半个手掌大,我们都惊呼:猪肉现在这么贵,不怕亏本么?

糖芋头,无锡的传统名点,挑选上等芋头的芋籽,去皮、洗净,烧至芋籽呈紫红色时再转为火焖,然后放入红塘和甜桂花煮沸。吃时芋艿酥烂、甜汤鲜洁、非常适合爱吃甜的朋友。

这个是我的最爱!看起来非常普通的惠山油酥饼,除了外表沾了芝麻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但咬上去的那一口真是外皮酥脆,满口喷香,好吃到停不下来!这家店每天可以卖上万个,都是现做现卖,很多当地人不在店里吃饭,只是在外卖的窗口排队等这个饼,可见钟爱。不过当地朋友说如今做油酥饼的店很多,但不是家家都能做得好吃的。

据说油酥饼是唐代的千层饼,经历代御厨不断精心改进而成。明王朝灭亡前,宫廷人员纷纷南逃,有几位御膳名师来到无锡避难,为了生计,就制作宫廷点心谋生,百姓吃了这酥而不散、油而不腻的酥饼喜欢的不得了,这生意一下子很火爆。清代康熙、乾隆多次去江南时吃了也赞不绝口。

这个无锡传统名小吃通怕很多当地人都不常见了,“鸡子大饼”,把鸡蛋打在了油饼里,这次无锡之行,第一次听说、第一次吃。在逛完了惠山古镇后,来到横街口那里的翠山云厨吃饭,同行的当地朋友看到鸡子大饼后眼神都不一样了,她说这是他们小时候特别爱吃的,现在很少看到了,那时候下了学后吃上一个,整个人都幸福起来!

还有一个让我超惊讶的就是汤团,太大了,以前吃的南方汤圆都是一口一个放在嘴里,这个和红烧狮子头那么大,吃一个感觉就吃饱了,感觉比北方菜还实在。想起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失忆的白浅管自己的儿子阿离叫“团子”,现在看看这么大的汤团真的像是个胖娃娃,看来“三生三世”里的“青丘”是在无锡啊。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