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很吓人吧?确实,这几天这个报道让很多人担心起“手机钱包”的安全。
为了求证,深圳电视台用一个硅胶制成、造价约10万元的高精度3D头模进行了实验测试, 结果显示2D门锁、手机2D摄像头被秒开,但3D的刷脸支付系统没被攻破。
当前,刷脸支付用户过亿,钱和手机深度绑定,刷脸支付安不安全确实是普通人切身相关的问题,风吹草动受人关注。
其实,查阅关于Kneron公司的报道不难发现, 其宣称的突破支付系统和车站闸机并没有视频流出,仅仅有文字信息,算是“自曝”,真实性存疑。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金桥的认同,在他看来,整件事更像是这家公司的公关宣传,而非其号称的突破。
至于这种攻击方式会否大量出现,在王金桥看来,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了解他的账户信息、建模攻击,成本是非常高的。
即便在Kneron案例的报道中也提到,面具成本高昂,普通人的账户不值得被这样攻击,火车站入闸也不确定是视频里展示的一次通过,还是很多次失败中偶尔成功的一次。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刘义阳
审核: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