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体育奋进70年|陈一冰_之路,专注与坚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52
导读

连陈一冰自己也无法想到的是,从 2006 年开始,他的竞技状态一路飘红,世锦赛吊环冠军几乎为他量身定做,这种状态也自然而然延续到了 2008 年,那永远无法被复刻的北京奥运。 2008 年北…

全文 3576 个字,阅读时间预计 7 分钟。

70 年奋进征途,70 年辉煌成就。由天津市体育局和海河传媒中心联合推出的《天津体育奋进 70 年》,为您讲述逐梦 70 年,百名天津体育人的故事。今天,我们为您带来《天津体育奋进 70 年》系列报道的最后一篇。众所周知,体操一直是中国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新中国成立以后,天津也为中国体操贡献了多名优秀运动员,来自天津的董震和陈一冰更是先后成为享誉世界的吊环王。

2019 年 10 月 1 日,首都北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庆典,当天早晨,作为庆典活动志愿者,奥运体操冠军陈一冰出现在了观礼台上,和众多志愿者一起见证了那个伟大时刻的到来。当游行队伍中 “圆梦奥运” 方阵出场,曾经一起在北京奥运赛场上拼杀的队友们向观礼台挥手致敬的时候,陈一冰也瞬间被带回到了属于他的峥嵘岁月。

陈一冰

北京奥运会体操冠军

挺感动的是 2008 年的那个彩车经过天安门时,我回头照了一张,因为彩车上也有我们 2008 年的奥运冠军,包括邹凯、邹市明、吴静钰,有几个奥运冠军代表在那个彩车上。我作为志愿者反过来跟他们照相,其实我觉得也是特别有意义。

其实,在陈一冰之前,第一次让天津体操在全国家喻户晓的,是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 “吊环王” 董震,1997 年八运会他一战成名,1999 年天津体操世锦赛,他又和中国体操队一起在家门口勇夺男团和吊环两枚金牌,可以说天津体操正是在吊环王董震的率领下从长时间的默默无闻走向声名鹊起,不过,没能参加悉尼奥运会为国争光也成了董震和当时天津体操的遗憾。

“吊环王” 董震

2005 年十运会,28 岁的董震遭遇了职业生涯又一次严重打击,男子吊环决赛,董震的动作做到了完美无暇,却还是无法逃避输给江苏选手黄旭的命运,吊环王就此隐退,告别江湖。不过,就在那届全运会上,董震身后新一代吊环王已开始崛起,他就是董震的小师弟陈一冰。

陈一冰

体操奥运冠军

其实我练习体操并不是一帆风顺,我刚进国家队的时候,也并不是一个种子选手,或者是一个看上去特别有希望的天才选手,被很多人重视,但是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我最有价值的。我 2006 年拿了第一次世锦赛冠军,一共拿了 11 枚世锦赛金牌,虽然是出成绩很晚,但是也比较稳定,这也是大器晚成的一种优势。

4 岁开始练习体操,22 岁才在世界大赛中一鸣惊人,陈一冰无疑又是天津体育史上大器晚成的代表,在他自己看来,没有过人的天赋,更不是天才型的选手,甚至在第一次踏上世锦赛领奖台的时候,就认为这已经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了。

陈一冰

北京奥运会体操冠军

第一次在 2006 年的丹麦世锦赛上拿到团体冠军的时候,我觉得不可思议,或者是说觉得练体操没有什么遗憾了。因为拿到世锦赛金牌,就能够登上中国体操队的世界冠军榜,当时就想退役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当时真的是这种感觉。

连陈一冰自己也无法想到的是,从 2006 年开始,他的竞技状态一路飘红,世锦赛吊环冠军几乎为他量身定做,这种状态也自然而然延续到了 2008 年,那永远无法被复刻的北京奥运。

陈一冰

体操奥运冠军

吊环项目其实从我 2006 年开始拿到世界冠军一直到 2008 年,几乎是一直被我包揽,所以参加 2008 年奥运会时候,虽然我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但是其实特别有信心,并没有觉得我要搏一搏,或者我特别没底气。我当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男团我们要拿下,然后吊环我觉得本身就是自己有实力,所以拿到两枚金牌的时候,并没有感觉特别意外,反而是觉得我完成了一个自己定下的目标。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作为中国体操队的主力选手,陈一冰一举拿到了男团和吊环两块奥运金牌,他也就此成为了天津体育史上第一位拿到两枚奥运金牌的选手,24 岁,陈一冰的人生看似抵达了最高峰,急流勇退的念头也在他心中萌发,不过为了心中那个永不磨灭的目标,陈一冰还是选择留在了属于他的舞台上。

陈一冰

北京奥运会体操冠军

拿了两枚金牌以后,其实我第一想法是退役,但是黄玉斌指导找到我就说,李小鹏、杨威、黄旭都退役了,现在唯一你是年龄比较成熟,同时比赛经验比较好的,邹凯比你小一些,希望你能再坚持。在那个时候,黄导确实是我的伯乐,我自己也有义务去参加,所以考虑了几天以后,我就给黄导答复,我说我站好最后一班岗,我再拼一届。

作为中国体操队队长重新出发,陈一冰肩负着中国体操的奥运梦想,然而对于他自己来说,却是走上了一条与命运抗争之路,如果说 2008 年之前陈一冰的状态是意气风发,那么 4 年后的伦敦,陈一冰面前则是遍布荆棘。

陈一冰

北京奥运会体操冠军

之前的小插曲就是我们到伦敦之前,我们是在北爱尔兰训练,当时应该在离进奥运村还有一周的时间,半月板在一次训练的时候就撕裂了,我就在宿舍里哭了一下午。晚上训完练以后,黄导敲了我的门,他说你坚持一下,跳马可以让邹凯替你跳,鞍马没有什么用膝盖的,最主要是吊环只要能落地就没有问题,当时每天就是抽积液、绑膝盖、打麻药。到最后一天了,垫了很厚的海绵垫子绑好了,然后单做了一个,一落往后一滚,就证明能做,黄导和所有人都鼓掌。就这样我就进了奥运村了,所以男团拿冠军的时候,我觉得我没有辜负黄导的这种期待。

陈一冰

北京奥运会体操冠军

没有想过吊环会输,我第一个上场,当对手最后落地往后退一步的时候,我那个时候已经从包里伸着手拿国旗了。我当时真的满脑子想一会采访要问我,我肯定会说很完美。当打出来差 0.1 分的时候,我当时心里头都没有反应过来,紧接着就觉得要不要拿国旗庆祝,后来就坚定了。我说我要祝贺对手,因为我能做的我全做好了。

陈一冰

北京奥运会体操冠军

我最难过的是转天,我肯定是坐在场边给冯喆他们加油,然后冯喆落地,一披国旗,我当时在观众席就眼泪哗哗地流了,就是特别难过。当时就觉得其实就为了奏国歌、升国旗,但是没有做到。

退役前的最后一次奥运历程,陈一冰既用男团卫冕捍卫了中国体操的荣誉,又用一场略有遗憾却也很完美的比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从此一代吊环王告别赛场,留下的是 3 枚奥运金牌,以及 11 枚世锦赛金牌的辉煌战绩。

陈一冰

北京奥运会体操冠军

24 年体操的生涯就教会我两个词 —— 专注、坚持,我 24 年就干了一件事情,非常专注地在做这一件事,并且坚持到最后。现在来讲也是很自豪、很骄傲地说一句,我也是天津历史上奥运金牌和奖牌数比较多的运动员。24 年体操的生涯,我觉得我应该是把我最能拼搏的这 20 多年献给了天津的体育。

告别了竞技赛场,陈一冰迎来了人生的新阶段,在新的舞台上他也收获了爱情和家庭的幸福,不过作为天津体育史上的奥运第一人,陈一冰从来没有忘记过为中国体育加油,此时此刻,作为三枚奥运金牌得主,陈一冰最想做的就是将自己的故事讲给为东京奥运而战的后辈,激励他们能够继续在奥运的舞台上为国争光。

陈一冰

北京奥运会体操冠军

除了赢所有对手,我认为升国旗、奏国歌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也是我最自豪的事情。在我训练很累的时候,练倒立的时候要负重 20 公斤,倒立一个小时,就一想真的为什么还要遭这个罪,那时就想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那种荣誉感,那种自豪感,是别人享受不到的。包括我这次我也看了男团的世锦赛,可能也比较遗憾,总感觉差那么一点狠劲。其实我也是经常会跟他们说,有的时候,你们真的应该去再有一点信念。在出征东京奥运的队伍当中,我觉得这些年轻运动员都应该去找寻这种原动力。你想出征的意义是什么?你想追求的是什么?我觉得这很重要。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