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63
众所周知,最近2年,中俄两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中国东风-17,俄罗斯"匕首"、"先锋"代表的一众高超音速武器不断亮相,其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突防方式可谓是让曾经自诩拥有最完善反导预警体系的美国寝食难安。为此,美国一边紧随中俄步伐加入高超音速武器军备竞赛,开始研制高超音速武器予以回应。另一边,美国国内的智库,各大军火公司亦冥思苦想殚精竭虑提出各种对高超音速武器防御手段。
近日,美国导弹防御局宣布选中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联合开发下一代天基高超音速飞行器防御系统,以完善美国的"天基反导"能力,从而使美国最终具备从源头发现摧毁高超音速武器的能力。那么,美国究竟否能凭借着"天基反导",让美国与中俄等国在高超音速武器军备竞赛中,赢得矛盾对抗上的胜利?
"天基反导"这个词汇虽然看着十分陌生,但事实上,"天基反导"这个理念却并不算新鲜。早在1980年代,美国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战略中,类似的天基反导体系就已经开始在建设。起初,"天基反导"凭借着各种轨道卫星,只承担对苏俄弹道导弹的监视侦查任务,同时为地面反导提供早期预警。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以波音747为平台的天基激光反导,以及利用核导弹的毁伤范围在太空进行反导的天基反导方式也逐渐走入美国的视野。然而,由于技术和条约限制,类似有效但需要时间验证的天基反导手段都被更传统的反导手段代替。然而,随着结合和弹道导弹(高速)和巡航导弹(灵活)优点的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现,传统的预测敌方导弹中段和末端飞行路线进行拦截的现有反导手段显然难以继续承担国土防空重任,因此,美国才开始重新大力投资天基反导体系的开发。
相对常规部署于地面或者海上的拦截武器和预警体统,天基反导往往能以更安全、更难以被反制的部署方式将防御前沿推进至敌国边境甚至于敌国上空,从而实现在导弹起飞段或者进入中段飞行之前展开拦截,而在此飞行阶段,导弹不仅飞行路线固定,飞行速度也比并不算高,因此凭借着高能激光武器或者核防空导弹乃至于常规防空导弹都能达到极高的拦截成功率,可谓是从根源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不二之选,或者说是最优拦截手段。
不过,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提前发射对方高超音速武器发射的同时,持"盾"的一方还需拥有相应的拦截武器和部署在相应的拦截位置才有比较好的效果。目前,美国虽然已经开始大力投资天基反导,但仍只停留于对冷战期间发射的监视预警卫星的更换。而像机载激光拦截平台、轨道导弹防御系统这样的拦截平台,没有数十年的投资努力,恐怕即使是美国也很难有所成就,更不要说将来,中俄是否会让一架激光拦截平台或者1枚轨道导弹防御系统这等远超萨德的威胁在国土附近徘徊。总的来说,天基反导就前景来说固然好,但是对于美国而言,仍是远水难解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