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5岁嫁人,22岁被离婚,独自带娃伺候前公婆,活成三面女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83
导读

也就是在英国这个期间,徐志摩导演了著名的“小脚与西服”的讽刺剧:有一天,徐志摩邀请一位裹着小脚却身穿西服的女孩来家里做客,张幼仪以为是徐志摩的女朋友,但是,被徐志摩否认。在她去了德国后,遭遇了人生的最低…

这是张幼仪在英国时被徐志摩捯饬后拍的唯一一张

当今社会看多了“怨妇”,因老公出轨,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便怨天尤人,自暴自弃,逼疯自己,殃及家人。

而这位“中国第一个被离婚”的悲剧女人,却用自己的坚韧、善良、智慧,活出“鲜为人知”的风采!

《小脚与西服》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主角是张幼仪。乍听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想不起是谁,而冠以“徐志摩的前妻”,大家可能就会想起,在充满浪漫色彩、追求自由的徐志摩人生最初的女人。

对于民国才子佳人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的是:郎才的徐志摩与女貌的林徽因有缘无分,没能走到一起,而追求浪漫的徐志摩娶回了当时的交际名媛陆小曼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未得到的爱情、有层层叠叠的浪漫、有终成眷属的婚姻,就是没有原配“张幼仪”的身影。

01

老式家庭 包办婚姻

张幼仪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商人家庭,她家有12个孩子,4个女孩,8个男孩,她在女孩中排第二。在1915年那年,正在江苏第二女子学院上学的张幼仪接到家中通知,让她回家嫁人,只有15岁的她还并不懂得爱情是什么滋味时就嫁到了徐志摩的家中。

结婚当天,徐志摩对这个父母定的婚姻虽然表面顺从,但内心抵抗,连新娘子张幼仪的新婚盖头都懒的挑起,只说了一句“土包子”,让自认为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张幼仪受到了第一次“惊吓”。

后来,为了能快点摆脱家庭的束缚,徐志摩选择快点为徐家生下孙子辈,好实现自己留样的愿望。

在张幼仪生下儿子徐积锴(乳名阿欢)后,徐志摩的母亲才允许他踏上出国的留学之路。此后,徐志摩就如飞出笼子的百灵,在国外的自由沃土中茁壮成长。并且在留学期间结识了林徽因,开启了对林徽因的追求之程,写出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篇。而当林徽因的父亲发现徐志摩的意图后,立马将女儿接回国,断了和徐志摩的可能。

而徐志摩感觉林长民是因为自己有妻子才会不同意他和林徽因的相爱,所以,就写信让老家的张幼仪来英国相聚。看到徐志摩的邀请,张幼仪以为自己的三从四德,照顾公婆、抚养儿子,得到徐志摩的认可了,所以带着喜悦,艰难颠簸六个多月终于来到了英国。

没想到,刚到英国就受到人生第二次“惊吓”,徐志摩要和她离婚,因为在国内不好办理,阻力太大,所以将她邀到国外来,让她自己感受两个人之间的差距。

02

小脚与西服

也就是在英国这个期间,徐志摩导演了著名的“小脚与西服”的讽刺剧:有一天,徐志摩邀请一位裹着小脚却身穿西服的女孩来家里做客,张幼仪以为是徐志摩的女朋友,但是,被徐志摩否认。并且说出了“你感觉这个女孩裹着一双小脚,又穿着西服,相搭配吗?别扭吗?”

实际上张幼仪是没有裹着小脚的开明女生,但是徐志摩讽刺的是她心中住着的一双小脚。

就这在这种情况下,张幼仪也没有同意离婚,直到徐志摩将怀有身孕,准备临产的她独自丢在异国他乡时,倍感无助的张幼仪在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的情况下生下第二个儿子“彼得”,此时的她完全心灰意冷了。面对步步紧逼的徐志摩,无望的签署了离婚协议,满足了徐志摩的心愿。

当徐志摩回过头来以自由之身追求林徽因时,林徽因已与梁思成完婚,成为了伉俪佳人。

而可怜的张幼仪没有选择回国,而是继续留在德国,独自抚养着次子彼得,直到儿子不幸染病逝去,张幼仪被哥哥接回国,并被徐志摩的双亲接到家中,继续以徐家儿媳的待遇接纳。

03

人生两层境界 去德国前 去德国后

在去德国前,张幼仪大概是什么都是怕,怕被离婚,怕自己做错事,怕得丈夫遗弃,每每总是小心翼翼,但是依然受到伤害。在她去了德国后,遭遇了人生的最低谷:儿子刚一出生立马被丈夫逼着离婚,而后,还需要自己独自抚养儿子彼得,可命运并没有放过他,她眼看着心爱的小儿子死在了异乡,一度她曾万籁俱灰。

但是骨子里倔强不服输的她,在悲痛中突然清醒的意识到“自己不够彻底,在徐志摩眼中自己是传统的化身,而自己的传统又不够彻底,在国外接受了先进教育的她,又不能完全现代,自己左右不像”,所以,她决定从先学好德语开始,学习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变的更加强大,强大到不再受伤害。

她将徐志摩对自己的伤害深深埋在心底,奋发图强,在德国上了幼儿教育学课程,并坚持独自抚养儿子,凭借自己的那种执拗,那种沉稳,那份严谨,让她收获宝贵人生成长的机会。

04

回国后 强大到令人仰视

大家都知道徐志摩娶了陆小曼后,生活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地步,陆小曼的各种作,让人怀疑是上天派来专门折磨徐志摩的。

而张幼仪依然和徐家二老住在一起,并且徐老爷子将上海的一栋花园送给了张幼仪母子,让她生活无忧。

此时的张幼仪也靠着自己的实力,先是担任了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又任上海衣裳服装公司的经理,让她的能力得到全面施展。

面对如此强大的张幼仪,徐志摩也不得不佩服,也会时不时的需要张幼仪的接济。

晚年张幼仪,对爱的定义,堪称经典!

曾经有人问张幼仪是否爱徐志摩,她答道:"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这是张幼仪和儿子的照片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感觉过瘾啊,女不强大天不容啊!

张幼仪的倔强让自己成长为“三面人”。一面是独立的女性,不靠男人,独自生活;一面是完全接受西方的教育,成为了新时代的新女性,发展自己的事业,实现财务自由;第三个面是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孝道,侍奉徐志摩的双亲,给两位老人养老送终。甚至在自己晚年再婚时先写信征求儿子的意见,坚持着老式的“夫在从夫,夫亡从儿”的家风。

作为旧社会的女人,张幼仪成为了一代女性学习的楷模,而生在新社会,我们女性朋友参加学习的机会太多太多了,完全不必将自己的幸福绑在男人身上,学习张幼仪做自己的主人,自立自强,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