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团队 中食财经
11月11日0:00至24:00,“双十一”全网销售额为4101亿元!
11月12日零时,阿里巴巴发布数据显示,“双十一”全天,2019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总成交额(GMV)达到2684亿元人民币,相比2018年天猫“双十一”的全天成交额2135亿元,增长25.7%。
No.1
大数据捆绑食品行业
在“双十一”零点时分,各大电商进入开跑阶段。零点刚过1分36秒,2019年天猫“双十一”的成交总额便已突破100亿元。另外,在今年的“双十一”电商大促中,天猫“双十一”交易峰值创下新纪录,达到54.4万笔/秒,是2009年第一届“双十一”的1360倍。2014年以来,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从24小时破571亿元,到17分06秒破571亿元,五年之间,数字经济时代所培养起来的消费力量不可小觑。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作为一个新生的现代消费节日,参加“双十一”的品牌从2009年的27个,增加到2018年的18万个,再到今年众多新品牌参与,覆盖数码电器、服装、食品、母婴等行业。根据历年“双十一”的销售情况来看,日用品、食品等都是高频次的消费产品,其中食品行业的成交业绩尤为抢眼。“双十一”凌晨刚过一个小时,食品销售额top10分别为三只松鼠、百草味、茅台、良品铺子、蒙牛、五粮液、伊利、雀巢、洋河、大益。与此同时,酒类消费力量也不可忽视,从品类销售额方面来看,食品酒水类保持着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一些老牌国货,如五粮液、泸州老窖、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数十个品牌,均在2小时内成交超过去年全天。
在庞大的数据监控下,休闲食品正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消费新宠,休闲零食的销售额连年占据整个食品行业超过30%的比重。坚果品牌——三只松鼠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打造云造系统,不仅成为天猫全网休闲零食行业销售榜第一名,还为用户实现了真实需求,产生了品牌溢价。
No.2
创新变革消费体验
随着消费模式的转型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今年天猫“双十一”的战略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丰富货品,构建消费场景,全域运营,击穿消费者心智,高效触达消费者。
事实上,作为国内酒类垂直电商的独角兽企业,1919早与阿里巴巴开始探索酒饮新零售模式,并已在天猫、淘宝等多条业务线展开了多领域的深度合作。此次,1919在“双十一”开始之前就做足了准备,不仅在福利上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优惠,更是在产品和服务上为消费者带来更佳的体验。为了备战“双十一”,1919仅在3个月就上线78个品牌,320款新品。1919更将天猫旗舰店作为新品牌和新商品首发阵地,打造了白酒会场、葡萄酒会场、洋酒会场等六大分会场,还设计了限时秒杀、好酒提前购、会员整点抢红包、抢666免单、看直播抢神券等活动,为消费者带来实惠的体验和新零售玩法。
一些奶粉品牌也在“双十一”期间开启了新的玩法。通过直播亲子盛典、1111场直播强势带货、金婴榜单等站内站外渠道对消费者进行“种草”,并利用个人定制、社交热点、联名跨界等方式打造个性化产品。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淘宝天猫新增用户中,超过70%来自下沉市场。为满足下沉市场用户需求,企业对消费者进行品牌前置教育;同时,也在婴幼儿营养品、辅食、配方奶粉等二级类目进行宣传销售。
“双十一”电商大促,使得食品企业再次取得优异的成绩,展现了消费市场所释放的巨大空间,也显示着技术支撑下的强大消费动力。在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下,食品企业唯有跟随数字经济的发展,以服务消费者为中心,建立全新销售渠道,持续创新创造新价值,才有可能不被数据淹没。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鸿钧这样评价:“千亿订单和流量洪峰背后是高度复杂又协调的操作系统,“双十一”展现的电商、支付、物流、云计算等多产业支撑体系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引领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