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春华
将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0年第1期
我们是踏在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小视频里的剪影,更不是微信小文章里轻飘飘的一行字。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我相信只要在网上冲浪过,就一定见过“谢邀,人在XX,刚下飞机……”的句式。
该句式起源于知乎,早先是某些“精英人士”不动声色炫耀自己日理万机、事业有成的标准模板,后因吹牛不打草稿且用力过猛而翻车,导致该句式成了一种不必言说的嘲讽。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先是知乎,再是如今的抖音快手,一种仿佛毒鸡汤式的成功学正在如瘟疫一般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中无声蔓延,影响了不少人的观念,甚至让年轻人迷失本心,失去对“幸福”的正确认知。
年薪百万的迷梦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找到我,很认真地问我自己毕业后该怎么办,会不会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废物。我最开始以为她是考研途中压力过大,随便开导一下就好,直到聊了一会才发现,她竟然在很认真地焦虑这种事。
说实话,这真的让我感到无比惊讶。她小我三岁,某211大学在读,今年大四,父母都是公务员,身体健康、有房有车有积蓄有健康保险,这样的自身条件拿出去足以让一排人羡慕。
在跟她聊天以前,我完全想不到这样一个家境优渥、成绩也不错的女孩会产生自己被社会抛下的念头,更加不知道她的焦虑为什么如此强烈,强到了要将自己逼疯的程度。
我们聊了很久,她非常忐忑地和我说,她担心毕业后找不到高薪工作,赚不到钱,做不了大众口中的“成功人士”,愧对自己读的这么多年书,让家里人失望。
我问她:“你觉得什么是好工作,什么是成功呢?”她答不上来,然后反问我:“你知道吗?”我思考了一下,发现自己也答不上来。
后来,我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刻想了很久。她说的成功和高薪,大概指的是现在周遭极力鼓吹的“毕业三年年入百万”这种通常来说只会发生在网文里的事情。
我经历过秋招和校招。工作岗位说实话挺多,只是薪资让人满意的不多。老师会告诉我们,筛选offer是正常的,但是也不要太过好高骛远,毕竟大部分HR都会考虑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
就算现在是经济不景气的非常时期,可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人想要饿死也是挺困难的,除了少数几个专业,大部分应届毕业生都很难找到月入一万的工作,月薪都是在一次次的磨合和跳槽中慢慢升上去的。
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说,我母校是985,文科专业,身边的同学在毕业的前两年拿三五千月薪,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是绝大多数。
相反一毕业就拿五位数月薪的,都要承受常人不能想象的辛苦,比如毕业三年内完全断掉国内的发展,在非洲过与世隔绝的日子,陪工程队铺设电缆种种。
这样的工作没有上升空间,可能一开始薪水高,但合同到期以后回国又要从头开始,相当于无形中又和其他同学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我算了下,就这样也顶多年入三四十万,离百万还差了好几十万,令人不由得怀疑贩售这种焦虑的人到底能不能数清楚一百万后面到底有多少个零。
“成功学”能通往成功吗
不可否认,在这个从4G网络到5G跃进的年代,社交网络越来越发达,自媒体大行其道,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很难不受到影响。
有上进心和危机意识是好事,但是许多人的危机意识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比如我的那个朋友,明明自身足够优秀,却在某些别有用心人士手中购买了一大堆不属于自己的焦虑和压力。
她绝对不是个例,如今这种对未来和出路的无意义焦虑越来越常见,她只是庞大冰山的一角,在她身后还有千千万万和她相似的年轻人。
赚不到多少万就是会被同龄人抛下的loser?
这种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说法简直就是恶毒又无厘头的黑色幽默。我们是踏在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小视频里的剪影,更不是微信小文章里轻飘飘的一行字。我们的生活是真实而沉重的,哪里可能跟吹牛一样容易。
现在网络上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我们的时间不多,对信息的汲取常常只停留在表面,看得到伪装得富丽堂皇的表面,看不到背后不甚漂亮的真实。
一条条不知真伪的成功学小视频背后的故事鲜少有人关注,但凡多关注一点毒鸡汤式成功学以外的东西,就不会没看过某些所谓“成功人士”的扒皮。
其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一个所谓的餐饮业创业巨擘,他的口号是多少年之内让自己自创的火锅品牌红遍大江南北取代海底捞,而实际上,他口中生意火爆的火锅店其实只是一个菜品敷衍、餐具肮脏、十二点都不开门营业且热心粉丝上门寻味只能吃到闭门羹的幌子。
他本人脱去网上那层光鲜亮丽的外皮,本质就是个靠骗取粉丝众筹打赏过活的骗子,谎言撑不下去了才现出了原型。
生活不易,赚钱更不易,别人的成功无论看起来多么轻松,背后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像Facebook创始人那样的天才到底只是少数,剩下那些说成功容易的,要么是故意隐瞒的骗子,要么是做了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毕竟众所周知,轻松赚钱的事99%都写在了刑法里。
真实的我们
拒绝那些随随便便年入百万的痴人说梦,撇去这些花里胡哨的假象,真实的我们是什么样子的?
曾经的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直到看过一系列大数据,我才能够断言,真实的我们优秀着也平凡着。
我们看起来和身边的许多人一样,每天重复着上班下班的枯燥日常,但是一路走到现在,我们虽然总是以为自己不够优秀、会被抛下,却已经在无声无息中超越了大多数的同龄人。
是的,我没有说错,光是这个样子就已经很优秀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初中玩得好的小伙伴没有读高中直接进了技校,然后到了高中,高考又会筛选淘汰掉很大一部分人。我们的身边换了又一批新的人,比较的对象也一直在变化。
在这样有局限的小环境里,我们很难感受到自己到底是好还是坏,然而放眼全国,光本科毕业这四个字就足够胜过绝大多数和我们差不多时间出生的同龄人,再到研究生就又是另一个层面。
可能和国人谦逊的品格有关系,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是戒骄戒躁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羞于回首自己过去取得的成就,认为吹嘘这个是无能之人的遮羞布。
从长辈到我们自身,我们时常认为大学毕业、身体健康乃至认真努力是我们该尽的本分,而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闪光点。可谦逊就代表不存在吗?不是的。
在焦虑的背后,我们的的确确是很优秀的一个个年轻人,我们只是被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迷住了视线,看不到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很高的起点。
踏实生活没有错,一步一个脚印是从古至今不变的真理。成功不是空中楼阁,健康的身体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停止用那些充满谎言和夸大的成功学来饮鸩止渴,多看看身边其他人的样子。
少喝一点毒鸡汤,发现自己的优秀不是一件难事。不要再整日活在惶惶不可终日的焦虑中,只要努力、脚踏实地地活着,只要认真去应对每一天了,我们完全可以大着胆子对自己说一句,是的,我们很棒。
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努力着,珍惜自己拥有的,你一定会越来越好。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责编:tama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