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孙明谨 主任医师
本期话题: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管理
餐后高血糖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如果摄食后1~2h 的血糖水平高于7.8 mmol/L [1] ,即可判定为餐后高血糖。
欧洲糖尿病流行病学及诊断标准研究(DECODE)显示,在任何空腹血糖水平,心血管死亡的危险性随负荷后2h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增加。餐后血糖水平是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空腹血糖对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预测能力也取决于其伴随的餐后血糖水平 [2-4] 。亚组分析还显示,餐后2h血糖预测缺血性卒中的效果优于空腹血糖 [5] 。
总之,餐后高血糖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避免餐后高血糖,从而减少心脑血管发生风险。
基于独特的分子结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以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
餐时胰岛素是餐前注射的胰岛素,对于餐后高血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是餐时胰岛素的一种,其结构基础在于修改影响与胰岛素六聚体形成相关的氨基酸类型或附加离子,使之不易形成稳定的六聚体,注射到皮下后可快速解离为单体迅速吸收入血而发挥作用 [6] 。
谷赖胰岛素是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新成员。其结构是在人胰岛素的基础上改变了2个氨基酸,即用赖氨酸替代人胰岛素分子B链第3位的天冬酰胺,同时用谷氨酸替代B链第29位碱性的赖氨酸。这一分子结构的改变使谷赖胰岛素较人胰岛素及其他速效胰岛素吸收更快。此外,这一分子结构的改变还导致胰岛素空间构象的轻度改变,并诱发两个单体分子间的电荷排斥,从而影响单体和多聚体之间的平衡,阻止六聚体的形成,促进胰岛素快速入血,实现更快地降低餐后血糖 [7] 。
参考文献
1.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年5月第24卷第5期:385-392.
2. 实用糖尿病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Arch Intern Med. 2001, 161(3): 397-405.
4. Nature. 2001, 414(6865): 813-820.
6.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药品评价. 2016, 13(21): 13-17.
7.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5, 7(11): 715-717.
4M编码:SACN.GLU.19.12.17279 有效期至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