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生】祝所有亲朋好友节日快乐!
2019-12-25(周三)内容:
|展望|2020年最值得关注的生物医学领域突破进展和新常态
- 科学家证明了乔布斯的观点“正念和执著”是成功的根本
- JP Morgan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峰会:权威战略机构为您评述
- 医生有希波克拉底誓言,AI专家是否也应当有誓言?
- ,非同一般高产
- 《成功开发新药的七个基本要素》临床试验必备参考
- CAR-T细胞疗法的新模式和必备技能指南
- 纳米药物和纳米仿制药规范指南指导临床应用
很多人关注2019年取得的重大科学进展和成就,我更喜欢看看2020年生物医学领域可能的突破性进展和新常态。
就好像人们喜欢收听今明天的天气预报,很少有人再回头看昨天和前天的天气(气象人员除外)。未来总是给人们带来期望!
先说说海阔天空的进展
美国NASA将再发送三个探测器登陆火星,这次将咬一口火星岩石带回来(这一口不会太大,半斤八两,但代价确是24亿美元!)。同时,探测器在着陆火星后还派遣折叠式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够酷吧!
中国还将继续推进登月计划,同时在2020年将派遣第一艘飞船——火星一号飞向火星,它将携带着小型漫游车(估计和小孩玩的遥控车差不多)。
俄罗斯和欧洲宇航局也将合作始发第一辆火星车去逛逛火星。最惊叹的是阿联酋也开始实施火星计划(有钱就是任性)。
NASA火星车
合成酵母菌
在生物工程领域最有可能突破性进展是合成酵母菌——合成酵母2.0。
全世界有15家生物合成实验室联合承担该项工作。在 2020年,科学家们雄心勃勃地希望完成重建酵母菌(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工作。
在此之前,科学家完全过其他微生物的遗传密码DNA的编辑修改或替换。但在酵母菌细胞中完成类似遗传基因重建工程仍是相当复杂和有挑战性。
总之,无论采用什么合成技术或方法实现重组或编辑酵母菌基因,最终希望经过工程改造的酵母菌具备更高效、更灵活的生物合成功能,为人类制造出一系列生物制品,包括从生物燃料到生物药品。
基因编辑工程细菌
类器官将进入临床试验,甚至临床移植应用
以编辑猪基因为代表性进展,制造出编辑猪3.0版。最大好处是伦理道德上没有太多的争执或固执己见(猪祖宗八戒是否抗议人类,不知道)。
多年来,在生物再生医学和脏器移植等前沿领域,一直酝酿着利用哺乳类动物作为提供人类的替代器官来源,现在看来科幻梦想很快就实现了。
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日本东京大学等研究团队在该领域处于领跑地位。医学界普遍接受在实验室中编辑再生“类器官”或类组织,因为更安全、更有效,当然也经济实惠。
以蚊子制蚊子,全面反击
科学家一直都在研究用生物对生物的方法遏制人类无能为力的疾病,包括癌症和艾滋病等。比如说,今年MD安德森癌症中心科学家发表了一篇探讨用肠道微生物菌群移植治疗胰腺癌的报告。
但是在2020年里,最可能实现的是阻止登革热传播的重大生物技术应用,用"好蚊子"遏制“坏蚊子”。
今年在印度尼西亚的日惹市,一项生物工程制造的"好蚊子"携带着一种特殊的Wolbachia细菌,研究人员把它们释放到登革热疫区的自然环境中,能够有效地抑制传播登革热的“坏蚊子”的滋生和繁衍。这一重大研究结果让科学家们更加坚信以好蚊子治理坏蚊子的时机成熟了!
此外,利用类似的生物工程技术,还可能制造一种特殊的疟疾疫苗(该疫苗将在西非几内亚比科岛上进行试验)。WHO也希望在2020年消除昏睡病或非洲锥虫病,这一公共卫生危害问题。这种臭名昭著的疾病也是由一种昆虫采采蝇(Glossina spp)携带致病菌传播致病。
总之,科学家在近十年的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进步,已经掌握了如何以毒攻毒,如何以生物遏制生物传播疾病。或许在一劳永逸消灭某些疾病的同时,又产生了生态系统失平衡问题,或许还有其他未知风险。走一步看一步吧。过了2020年,再说2021年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