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网报道,在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大会上,北斗系统总设计师宣布,明年年底,北斗全球定位系统将全面建成,就在中国北斗实现全面赶超时,伽利略导航系统却陷入瘫痪,究其原因实则啼笑皆非,是因为欧洲航天局缺乏组织能力,相关科研人员不肯加班,以致伽利略系统终于全面瘫痪,这么看来,在坑了中国20个亿后,伽利略系统总算尝到了恶果,甚至有欧洲航天专家直言悔不该当初。
卫星导航系统,不仅能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还能为一个国家的工业和商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更主要的是,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可以就此打破美国GPS系统的垄断地位,从而在全球的高科技竞争浪潮中占得一席之地,更有利于欧洲以后的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卫星导航是1964年美国所制造的“子午仪”系统,后续美国继续在海陆空三军掀起卫星导航热,此举无疑是为后来的GPS建设奠定了基础,美国于1973年启动GPS计划,至此,标志着人类全新导航时代已经到来。
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自从美国GPS对全球开放,就迅速占领了98%的全球卫星定位市场,虽然整套GPS系统只需要24颗卫星,但凭借着多年技术积累以及GPS系统所采用的波段优势,GPS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的导航系统,但如今,这一垄断格局已被打破,目前,全世界已出现了四大导航系统,分别是美国GPS、中国北斗、俄罗斯格洛纳斯和欧洲伽利略。
不得不说伽利略导航系统一经问世,迅速在全球引起轰动,广受关注,为此欧洲方面甚至想垄断亚洲市场,虽然中国有所吃亏,但是这也是北斗应运而生的好时机。据悉,针对伽利略系统全面瘫痪的事实,有专家预言,大概需要十年才能将其全部修复,但前提是所有欧洲国家通力合作,不过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似乎有点难度,而中国北斗系统,鉴于之前欧洲的所作所为,估计不见得能放下芥蒂向中国求助,看来欧洲国家还是逃不脱伽利略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