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母亲为捐造血干细胞增重18斤已有十余年献血经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24
导读

这封署名为“远方的姐姐”的信来自浙江省湖州市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名捐赠者朱燕娜是一名“80后”的母亲,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特意增重18斤。 因为捐献地在杭州,工作人员也给朱燕娜安排了住宿。 …

“非常幸运我能和你配型成功,我希望你重获新生后,继续你的学业,实现心中的梦想。祝你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学业有成,每天开心快乐,心想事成。”这封署名为“远方的姐姐”的信来自浙江省湖州市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这名捐赠者朱燕娜是一名“80后”的母亲,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特意增重18斤。据湖州吴兴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朱燕娜也已有十几年的献血经历。

12月2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吴兴区红十字会了解到,因为朱燕娜曾有多次献血经历,所以在5年前血站护士动员她加入干细胞库时,朱燕娜便留了底。这次的患者是一名患有血液疾病的16岁少年,患者病情比较急,在今年10月份做了加急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和朱燕娜配型成功后,便通知了她。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接到通知后,朱燕娜几乎没有犹豫便答应要捐献,虽然丈夫不太同意,但是朱燕娜还是坚持下来,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准备。

据介绍,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量是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计算,“患者如果是孩子,捐献量会少一些,如果是成年人或是体重比较重的人,那么捐献的干细胞量就会多一些。”工作人员称,另外对于捐献者而言,重一些会让血容量更加充足,利于捐献,所以朱燕娜也在短时间内增重了18斤。

因为捐献地在杭州,工作人员也给朱燕娜安排了住宿。但因为朱燕娜的儿子目前在上初中,为了照顾孩子生活以及功课,在注射动员剂前两天,朱燕娜也特意回家照顾孩子生活和功课。

12月20日,朱燕娜完成了第一次采集,在当天赶回湖州后,又接到通知称采集量不够。在第二天一早,朱燕娜和工作人员赶第一班高铁回到杭州,完成了第二次采集。“第一次就采集了4个小时,两次一共采集3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工作人员介绍。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接受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也给朱燕娜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及,“因为得了这种病,家里为了治疗已经山穷水尽,为了略表感激之情,在病房身体不痛的时候为你画了一幅画。我们没见过面,但是我想象您是一位又美丽又热心肠的人!”在信中,少年也多次表达对朱燕娜的感谢,“也许是很久以前我们就是同一族人,我们就是一家人。”

据工作人员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朱燕娜捐献完后身体情况良好,精神状况也不错。朱燕娜也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9273例,浙江省537例,湖州市第13例,吴兴区第3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琳琳

编辑/董伟

责任编辑:周珊珊(EK006)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