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度河长制工作纪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56
导读

构建起县、乡镇(局)和村三级“河(库)长”体系,根据省、市要求,双牌县共确定县级河(库)长17名,乡级河(库)长85名,村级河(库)长142名,20个县级河长责任联系单位,实现全县所有58条河流、53座大中小…

红网时刻12月25日讯(双牌融媒记者 唐雯 通讯员 刘辉)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双牌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决策部署,县牢固树立、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推进河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转变,在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国考断面和省级水功能区水质100%达标,湘江流域主要支流水环境水质稳居全省前列。

着力健全河长制工作体系。着力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河一名录,一档一策,一河长一套监管体系”)。构建起县、乡镇(局)和村三级“河(库)长”体系,根据省、市要求,双牌县共确定县级河(库)长17名,乡级河(库)长85名,村级河(库)长142名,20个县级河长责任联系单位,实现全县所有58条河流、53座大中小型水库、237口山塘全覆盖,全面推行“一河一警长”工作机制,确定县级河道警长15名,乡级河道警长15名,村级河道警长113名,组成了县、乡、村三级河(库)长、河道警长和保洁巡查员、河道在线监控系统为框架的六级管护网络。同时,全面构建民间河长体系,共建立了17名民间河长,组建了以志愿者服务队和义务护河队为主体的“民间河长”组织,聘请社会监督员对河库管理保护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出台了《双牌县2019年度实施河长制工作要点》,明确了河长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完成时限等内容,特别是针对省、市下发的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逐一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做到了任务清、目标明。完成了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和河库划界方案编制。设立了481块县、乡级河长制公示牌,对河长制职责、任务、责任人及监督电话进行了公示。

务实履行河长职责。全面推行“三带三看”制度(即在推进河长制工作时,由县第一总河长、县总河长带其他县级河长、其他县级河长带乡镇河长、乡镇河长带村级河长,村级河长向乡镇河长看齐、乡镇河长向其他县级河长看齐、其他县级河长向县第一总河长和县总河长看齐),县级第一总河长、县级总河长、县级河长、乡级河长、村级河长层层以上率下,级级向上看齐。务实履行河长职责,大力开展巡河护河行动,今年来,17位县级河长先后巡河190余次,全县累计巡河次数8200余次。

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凡是能污染水质的一律处理不得例外,凡属单位部门职责的一律担责不得推托,凡是造成影响的一律追责不得放过”推进。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方面。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农村垃圾处理模式,配备垃圾分类收集桶30000余个,建成村收集点552个,乡垃圾转运站11个,农村垃圾及时清理转运。投入资金1200万元完成34个重点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改造(新建)农户卫生厕所6199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制定了《双牌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今年已完成农业专业化统防统治完成16.1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201%,完成农业测土配方施肥33.8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02%,实现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完成五一桥排洪口,阳公漯排洪口2处黑臭水体治理,通过污水管网及提升泵站建设,在河道里铺设雨污分离管道,并在管道上方加盖铁丝网,设立缓冲处理区域,有效避免污水流入潇水河中,促进河流生态恢复的同时,对潇水河河床进行平整,为安全度汛增添保障;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现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五里牌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已基本完成,项目进入扫尾阶段,计划12月底前完成试运行,届时将进一步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水环境质量;存量垃圾场质量方面。完成大路口垃圾场封场,由第三方(索澳)检测公司对地下水水质进行检测,且水质检测报合格。羊毛岭山垃圾场治理,正在加紧垃圾转运,预计12月底完成,待存量垃圾转运后将及时复垦、复绿。

全力推进专项整治行动。河库“四乱”专项整治。根据省里提供的卫星遥感数据,双牌县疑似“四乱”点195处,经逐个调查核实和整治,排除疑似“四乱”点176处,完成整治19处;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双牌县3处非法上砂码头,江村村委码头、访尧码头已整治到位,潇水五标码砂石集散中心改造已基本完成;河道采砂专项整治。修订完善了《双牌县2018年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及中小河道疏浚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四个一律”措施,即所有河道一律停采、所有设备一律撤离、所有固定设施一律拆除、所有违规人员一律打击,全县非法采砂全面禁止。投入660万元清理潇水河道尾堆250余万方;小水电专项整治。按照《湖南省小水电清理整改实施方案》工作部署,对境内56处小水电站进行综合评估,完成“一站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对7座退出类、49座整改类电站严格按照“一站一策”方案和省市相关文件规定的时间节点稳步推进中。

全力抓好水域环境修复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加大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拆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2栋危旧建筑,并按要求复绿。完成2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4个环境整治任务。全面清缴销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虾笼、地笼。设置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点37个,按要求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河道保洁方面。制定了《双牌县河库保洁方案》和《潇水河双牌段河道保洁方案》,通过对河库定专人、定标准、定措施等方式方法,压实乡镇(管理局)、各级河长、县级河长责任联系单位职责,整合部门资金200余万元,保障保洁工作正常开展,促进河库保洁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形成,确保河库干净整洁。特别是受7·9,7·13洪灾影响,大量垃圾、枯枝滞留河岸、坝前,各乡镇(局)立即开展保洁专项行动,共出动人员2176人余次,投入保洁设备131台750余次(车、船、挖机),本次清理垃圾约3300吨;水生态修复方面。完成观文口372.69亩退耕还林还湿建设任务,完成湿地植被恢复面积575.6亩、栖息地恢复面积55亩,新增湿地保护面积1395.9公顷,全县湿地保护面积达到3670.7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94.36%。完成泷泊镇良村120亩小微湿地试点任务;水生物保护方面。双牌县从2015年起连续5年在潇水重要河段实施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放流鱼苗累计达1200万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加大非法捕捞打击力度,今年共县共出动执法人员297人次,重点查处非法使用“电、毒、炸”鱼禁用方法和违规渔具捕捞等非法行为,该立案行政处罚的坚决查处,该移送公安机关的决不以罚代刑,畜牧水产执法大队立案5起渔政案件,公安机关查处电鱼案5起,其中治安处罚1起、已判刑2起、待判3起,共收缴修复水域生态恢复费5.4万元,严厉打击了渔政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双牌县水生资源和生态环境。

全方位凝聚治水工作合力。加强宣传引导。以春节返乡潮、“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双河长制”进“百校千村”为契机大力开展河长制“六进”活动。今年来,累计开展集中宣传活动3次,河长制进农村、进社区活动35次,进校园活动10次,发放宣传手册、河库保护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共30000余份,租赁宣传车辆巡河宣传8台,摆放宣传展板120余套次,悬挂宣传横幅200余条,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河长制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增进了社会爱河护河共识;发挥“双河长制”作用。积极发挥民间河长宣传员、信息员、作战员和监督员作用。当好“宣传员”,配合参与了河长制系列宣传活动;当好“作战员”,组织开展了“净滩百平米”“保护饮用水源·共建生态文明”“跑向纯净未来,完成净滩挑战”等6次净滩护河行动;当好“信息员”,自觉开展巡河巡查,及时反馈水域环境问题;当好“监督员”,督促责任部门按时间节点、按要求抓好整改落实。今年来,共及时制止、反馈处置各类涉水问题94起。

全力打造特色亮点工作。抓好样板河流打造。全县12条样板河流,根据各地实际,各乡镇(局)制定了样板河创建方案,对照“五个清单”和“两个表”,各地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巡河保洁力度、执法监管力度等有效措施,现双牌县12条样板河流经检测后全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以上,河面保持干净畅通无任何垃圾和漂浮物,岸线生态优美,两岸达到“十无”标准等要求。同时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在样板河沿河主要位置设立了河长公示牌、内容详细的样板河创建标志牌、精致美观的河长制宣传牌;抓好联合执法队伍打造。制定了《双牌县全面推行河长制联合执法制度》,恢复成立水上派出所,抽调县采砂办、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日月湖管理局、县交通海事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抽调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组成河长制联合执法队伍,促进涉水联合执法行动由突击性、集中性治理向长效化、常态化管理转变,由多部门组织,向多部门联动,“一支队伍”执行转变。

来源:红网

作者:唐雯 刘辉

编辑:于佳丽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ontent/2019/12/25/6415043.html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