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方法,考有技巧,优学优考策略致力于学与考的最优结合,助力学子考入理想大学!
1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据会上介绍,2018年1月-2019年10月全国共起诉校园暴力案件近7000人,今后将对校园暴力“犯罪情节较重的,坚决依法惩戒,保持司法震慑”。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河南虞城县公安局对虞城县实验中学学生课间发病离世案件进行调查14岁少年疑似遭校园暴力身亡,家长挖尸送检,网友:孩子,我拿什么保护你。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家长该怎样做?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1.每天抽时间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
作为家长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每天抽时间在与孩子交谈的时候,重视孩子的诉求,如果孩子放学回家告诉你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或者孩子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歧视时,家长要高度重视起来,并且及时与学校、班主任老师、对方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务必消除孩子的心结。
如果是同学间的矛盾冲突,一定要通过学校与对方家长联系,处理好孩子之间的问题。总之,不要让孩子独自面对和长时间承受过多、过大的压力,每天关注孩子一天的喜怒哀乐。
2.帮孩子找到情绪的宣泄口,做孩子信赖的父母。
如果孩子在学校遭到同学、老师的嘲笑、歧视,甚至是打骂的时候,作为家长首先要同情孩子的遭遇,然后告诉他“你被欺负了,不是你的错!”
接着给孩子进行心理上的疏导,最好找到一个情绪的宣泄方式。当孩子的遭遇被父母接纳并得到同情的时候,他可能会向父母说出更多的心事,也许他会大哭一场释放情绪。
无论是倾诉还是哭泣都是好的情感宣泄方式,不管怎样,家长都要做孩子最信赖的靠山。
3.增强孩子体魄,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
据悉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往往是身体素质较为单薄孩子,诚然,孩子的体格强壮,别人自然不敢欺负,而强健的体格离不开体育锻炼,离不开防身技巧。
作为家长经常带孩子做运动,家庭条件允许时,可报散打、跆拳道等训练班,学一些防身之术。
然而,光有防身技能还不够,孩子更需要的是防身意识。家长要提醒孩子不看热闹、远离危险、不骂人、不能打架,即使学了散打、跆拳道,也要避免与人发生肢体冲突。
告诉孩子,与人打架即便打赢了,而对方进医院,自己须赔偿医药费甚至被被拘留。打输了,则是自己进医院,忍受伤痛,别人掏医药费。无论怎样,都占不到半分的便宜、都是亏本的买卖。告诉孩子,当自己身处险境,跑,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而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
最后,提醒家长:心理的伤害远比身体的伤害更严重。而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更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面对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家长该怎样做?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欢迎交流。
感谢阅读!文章系原创,版权受保护,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搬运。如果有任何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欢迎私信交流。